<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首页>理论学习>科学发展观

          党代会报告如何出炉

          时间:2012-11-08 | 来源:中共青岛市委党史研究院

          今天,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在北京开幕。开幕会上,集中党内智慧和凝聚党内共识的十八大报告将出现在2200多名十八大代表面前。作为党代会上最重要的文件,党代会报告对今后一个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这样一份纲领性文件是如何出炉的?虽然目前尚未有十八大报告形成过程的详细完整披露,但我们希望通过对近两届党代会报告诞生过程相关报道的梳理,向读者呈现上述问题的答案。

            确定重点课题 进行充分调研
            在历届党代会报告起草过程中,调查研究工作贯穿始终。往往在报告起草组成立之前,相关调研工作就已着手先行。
            回顾新华社的报道,十七大报告的调研工作在十七大报告起草组成立之前两个月就已启动。2006年10月上旬,中央确定了包括科学发展观理论问题研究、和谐社会理论问题研究等在内的20个重点课题。中央还组织了36个部门和单位进行研究,把上述20个重大课题分解为62个具体课题进行专题调研,并形成62份调研报告。
            新华社的报道还显示,在2006年12月19日至29日,十七大报告起草组在正式动手起草报告前,还分成7个小组分赴13个省市区就十七大报告进行实地调研,广泛听取干部群众和专家学者意见。而在2007年4月下旬,报告起草组还在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下再次就17个重大课题到14个中央和国家机关进行专题调研,听取这些部门负责同志或分管领导的意见。
            同样,十六大报告调研工作的开始也早于起草组的成立。2001年8月,十六大报告起草组成立前两个月,党中央就已组织有关部门成立了14个课题组,围绕党的建设、我国基本国情、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收入分配等课题展开历时半年的调研。此后,起草组也同样分赴各地调研及约请中央各部门专题研究重大问题。
            这些广泛深入的调研工作,为此后党代会报告的起草奠定基础。
            提前一年左右 启动报告起草
            对于党代会报告这样一个重大文件,党中央历来给予高度重视,十六大和十七大报告起草组组长均由胡锦涛担任。从十六大、十七大报告的诞生过程来看,两个报告分别是提前一年和10个月开始启动。
            根据新华社报道,十六大报告起草组于2001年10月下旬成立,当月26日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第一次会议,而党的十六大于2002年11月8日召开,报告的起草工作超过一年。十七大报告起草组的成立时间则是2006年12月,当月11日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此时距十七大召开还有10个多月。
            负责起草党代会报告的人员汇聚理论权威和专家智囊,既有来自中央机关、国家部委、军队的负责同志,也有地方的领导干部,还有专家学者。
            在报告起草组成立后,报告起草的指导原则也随即确立,江泽民总书记和胡锦涛总书记分别对十六大、十七大报告的起草提出过明确要求。
            随后是确定报告的主题。新华社的报道显示,在十六大报告的起草过程中,江泽民总书记于2002年1月14日的起草组全体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十六大报告的主题;而在十七大报告撰写过程中,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3月2日的报告起草组第四次会议上就报告的主题进行深入、精辟的阐述
            不断完善 反复修改
            在确定了主题、框架之后,报告的起草工作也开始正式进行。新华社报道显示,在十六大报告起草组对提纲进行修改后,2002年2月26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经讨论原则同意提纲报告,并提出重要修改意见。起草组根据这些意见,在报告提纲基础上开始起草报告。两个多月后,起草组经过反复修改,写出报告初稿,上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5月16日、17日,政治局常委连日审议报告。
            在报告长时间的撰写过程中,由于有多次征求意见和调查研究的过程,党代会报告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数易其稿成为了普遍现象。根据新华社对党代会报告的梳理,以十七大报告为例,在近10个月的时间内,起草组共召开各类会议100多次,对报告反复讨论、认真推敲、精心修改。
            在党代会报告起草进行到一定阶段后,党中央领导人通过重要讲话阐述党代会报告涉及的重大问题也成为了近几届党代会开幕前的一大特点。2002年5月及2007年6月,江泽民和胡锦涛两任总书记先后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就党代会报告起草涉及的若干问题发表重要讲话,经媒体报道后引起舆论关注,为党代会召开作了重要思想准备。今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为十八大召开进行动员。
            面向党内外 广泛征意见
            在党代会报告起草过程中,面向党内外广泛征求意见成为了起草过程的重要特点,而征求意见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并屡有创新做法。
            根据新华社报道,在十七大报告正式起草之前,中共中央就已经于2006年12月15日下发《关于对党的十七大报告议题征求意见的通知》,各地区各部门共反馈了124份书面报告。中共中央还委托中央统战部,就党的十七大报告议题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
            在报告起草之前,对党代会的议题向全党征求意见,这也是在历届党代会重大报告起草中的第一次。
            对议题的征求意见仅仅只是开始。在报告起草的全过程中,征求意见的范围不断扩大。以十七大报道为例,新华社的报道称,在胡锦涛总书记发表“6·25讲话”之后,中央又征求了参加会议的各地区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的意见,共收到书面材料83份,报告起草组在研究这些意见后对报告稿再次进行修改,并形成了党的十七大报告征求意见稿。
            随后大规模的意见征求阶段也随之展开。2007年7月11日,党的十七大报告征求意见稿下发各省区市、中央各部委、中央国家机关各部委、军委总政治部、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及无党派人士和部分党内老同志征求意见。这次征求意见扩大了范围,各省区市、各部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统计征求意见人数共5560人,与党的十六大时相比增加了约2520人。党的十六大代表和新当选的党的十七大代表都参加了讨论。
            胡锦涛总书记还先后在中南海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在北京、重庆、杭州等地主持召开7次座谈会,面对面地听取各省区市和军队各大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的意见和建议。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对报告征求意见稿共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2700多条,扣除重复意见为1957条。报告起草组对收到的所有意见都进行了认真梳理和研究,共吸收890条意见和建议,作了950处修改,其中包括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78条。
            在十八大报告稿形成后,中共中央也广泛征求意见。
            中共中央2012年9月3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十八大报告征求意见稿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座谈会上,胡锦涛首先介绍了中共十八大报告征求意见稿的形成过程,并就报告主要内容作了说明。他希望党外人士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中共十八大报告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
          民革中央主席周铁农、民盟中央主席蒋树声、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农工党中央主席桑国卫、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无党派人士陈竺先后在会上发言。他们认为,中共十七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方位推进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着成就,民生持续改善,综合国力持续增强,国际地位持续提高。他们认为,中共十八大报告征求意见稿高屋建瓴、总揽全局,是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报告,反映了时代发展要求,体现了人民热切期盼,是中国共产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丰富和发展,是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旗帜。他们就努力实现稳增长、调结构目标,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深化基础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加大制度反腐力度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党代会报告形成的一般流程
            1 中共中央专门成立报告起草组。
            2 中共中央下发通知,征求各地区各部门对党的代表大会议题的意见。
            3 中共中央组织一些单位就一些重点课题进行调研,形成调研报告。报告起草组组成多个调研组,分赴多个省区市进行专题调研。
            4 报告稿形成后,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中共中央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在党内征求意见。
            5 起草组对意见进行整理,对报告进行完善。
            6 党的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讨论通过党代会报告稿,决定正式提交党代会审议。
            大会期间 最后定稿
            在大规模征求意见阶段基本完成之后,党代会报告的最终完成也进入了冲刺阶段。以十七大报告为例,根据新华社报道,2007年8月30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了修改后的党的十七大报告稿。到了9月17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报告稿,决定根据这次会议讨论的意见修改后,提请党的十六届七中全会讨论。随后,起草组根据要求进行进一步修改和完善。10月9日,党的十六届七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认真讨论了报告稿,共提出239条意见。报告起草组据此对报告稿进行了认真修改。2007年10月12日,党的十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党的十七大报告稿,决定提请党的十七大审议。10月15日,在党的十七大开幕会上,散发着墨香的报告摆在了2200多名代表面前。根据大会期间代表们的意见和建议,起草组又对报告进行了多处修改。许多建设性意见被吸收进报告最后的定稿之中。
            目前,十八大报告的完成也已进入最后阶段。11月4日,党的十七届七中全会已经讨论并通过了党的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八大的报告,决定将报告正式提交党的十八大审议。而在十八大开幕之后,代表们还将提出意见和建议,并最终形成定稿。

            ■本版文(除署名外)/本报记者 孙昌銮


            ■权威发布
            ■党的十八大报告起草进程
            党的十八大新闻发言人蔡名照7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向中外记者介绍十八大的议程及有关情况。
            蔡名照说,去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召开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之后,党中央专门成立报告起草组,由习近平同志担任组长,抽调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负责同志、专家学者参加,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进行工作。
            为起草好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共中央专门下发通知,征求各地区各部门对党的十八大议题的意见。
          中共中央组织了46家单位就15个重点课题进行调研,形成57份调研报告。报告起草组组成7个调研组,分赴12个省区市进行专题调研,还就一些问题请有关部门提交了专题研究报告。这些调研成果为报告起草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就党的十八大报告起草涉及的若干重大问题作了重要讲话,参加研讨班的同志就这些重大问题发表了意见和建议。
            报告稿形成后,广泛征求了各方面意见,征求意见人数共4511人。胡锦涛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了7次座谈会,直接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还专门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绝大多数意见都得到了采纳。2012年9月3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十八大报告征求意见稿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11月4日,党的十七届七中全会讨论通过了党的十八大报告稿,决定正式提交党的十八大审议。

            ■文/新华社记者 钱彤 崔清新


            ■数字解读
            ■4511人
            十八大报告稿形成后,广泛征求了各方面意见。征求意见人数共4511人。
            7次
            胡锦涛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了7次座谈会,直接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57份
            为起草好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共中央组织了46家单位就15个重点课题进行调研,形成57份调研报告。
            12个
            十八大报告起草组组成7个调研组,分赴12个省区市进行专题调研,还就一些问题请有关部门提交了专题研究报告。
            ■专家解读
            ■集思广益形成党代会报告

            中央党校党史部教授谢春涛:
            历次党代会报告的形成过程,体现了党中央对这一文件的重视,从主题的确定到框架的设计,从初稿的撰写到讨论修改,乃至最后完成定稿,整个过程无不体现党中央对报告的重视程度;同时,党代会报告的形成过程,还体现出它是全党智慧的结晶,贯穿报告起草过程始终的调研工作及向党内外征求意见的工作,也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由中央来总结提炼全党的实践经验。
            历届党代会报告往往在政策或理论上有重大突破。回溯前几届党代会报告,十四大解决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等等,这些都是实现重大突破的具体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