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首页>人物研究>名人与青岛>将军与青岛

          夏侯苏民与青岛

          时间:2020-01-10 | 来源:中共青岛市委党史研究院

            夏侯苏民(1919~1946), 曾名张培礼,山东省蓬莱县(今蓬莱市)人。1938年7月入伍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派至胶东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当战士,后任中队长、排长、连指导员、连长、营长等职。1942年1月至1946年10月,先后任南海军分区十五团团长、分区参谋长、十三团团长等职。1947年2月,被胶东军区追授为“战斗英雄”和“模范干部”。2002年5月,其事迹被收入《中共山东英烈大典》。

            身先士卒

            蓬莱古城北临渤海,风景秀丽,人杰地灵。千百年来,这里的人民以具有抗御外侮的优良传统而闻名于世。1919年,夏侯苏民诞生在蓬莱县第七区兴村。193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东省立烟台第八中学,受爱国主义思想影响,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他性格刚毅,爱憎分明,深受老师、同学们的喜爱。七七事变爆发后,他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小学教员,积极联合同乡同学,组织“抗日救亡服务团”。

            1938年春,日军先后侵占我胶东各主要港口和一些县城。在这国难当头之际,夏侯苏民毅然参加抗日游击队,被分配到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二路,任中队长。7月,经大队长苏晓风介绍,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秋,夏侯苏民调到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第五十五团三连少年排,任排长。1939年,他又被调到十五团二连任副指导员,不久升任连长。

            一次,夏侯苏民带领部队到蓬莱二五甲攻打顽军高炳旺部。他冲锋在前,赤着脚,光着肩膀,趴在敌人住的房子上指挥战斗。部队后撤时正好路过他家,他担心家里受到顽军的报复,为不让父亲认出自己,把帽檐向下拉了又拉,与部队一起匆匆撤离,执行新的战斗任务。

            然而,夏侯苏民参加八路军的消息很快被敌人知道了,敌人把他父亲抓去,打得死去活来,逼着老人把儿子找回来,并封了他家的门,家人流浪街头,受尽磨难。不久,他父亲身患重病,便捎信要他回家看看。夏侯苏民回信安慰父亲说:“爹爹,对不起!因战争频繁,不能回家看你。你受的折磨我全知道。爹爹,好好养病吧!等杀干净了鬼子,再回家看爹爹。……”老人家看信后,感到非常欣慰。夏侯苏民入伍后在外转战近9年,从未回过一趟家,其父直到病故,始终坚信儿子一定会杀净鬼子为他报仇雪恨。

            1940年,夏侯苏民被提升为五支队第十四团三营营长。1941年4月,他在平度、莱阳之间的南黄疃设伏,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战。敌人前面是伪军,后面是日军,耀武扬威地进入我在南北黄疃之间设下的伏击圈时,夏侯苏民果断命令吹起冲锋号,顷刻,三营从四面八方掩杀过来,与敌人展开近战,一排排手榴弹在敌群中爆炸开花,一把把刺刀闪着寒光穿进敌人的五脏。敌溃不成军,50多名伪军全被击溃,50多名日军有的被打死,有的逃到村边一块坟地上,企图顽抗。但是,夏侯苏民岂容敌人喘息重来,趁敌人惊魂未定,指挥部队又进行了一个冲锋,十几名日军当场毙命,生擒5名,缴获歪把机枪1挺,掷弹筒1具,还有十几支大盖枪。

            6月,三营奉命攻打平度县(今平度市)水磨涧。敌人到大泽山对我偷袭未成后,就耍了个花招,将30多名日军暴露于水磨涧,而将大部队埋伏于村周围山沟。夏侯苏民接到攻打水磨涧的命令后,急匆匆赶到后立即投入战斗。七、九连只一个冲锋就打进村子,打得敌人“哇哇”直叫,但是埋伏的敌人很快从四面包围村庄,连续对七、九连展开冲击。七、九连虽然打退了敌人的冲锋,但伤亡太大,情势十分危急!夏侯苏民面对险境,镇定自若,对八连说:“敌人来势凶猛,但被七、九连顶住了。现在敌人的锐气已挫,我们八连向敌人进攻的时刻到了。只要我夏侯苏民在,就一定要把七连、九连解救出来!”于是,他亲率八连,向敌人发起猛烈攻击,经过5次反复冲杀,终将这群凶恶的日军击溃,与七、九连胜利会合。

            智勇双全

            作为一名指挥员,夏侯苏民深谙一个道理:要打好仗,一定要带好兵。他治军严格,号令如山,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既言教,又身传。战场上,哪里危急,他就在哪里出现;训练场上,他与战士一起摸爬滚跌。他身为团长,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他常说:“有饭吃,有衣穿,这就很幸福了。”他患有痔疮,由于连续作战,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身体也一天比一天虚弱,最后连走路都感到困难,但他从无怨言,始终坚持战斗在第一线。

            每打一次仗,便进行一次自下而上的总结,已成为夏侯苏民的习惯:把战斗实践,通过总结升华到理论,用以提高部队素质;再以战斗实例,向部队进行“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教育和“机动灵活”的战术思想教育。除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外,他从当连长起就注意用军事理论武装自己。他知道,带兵打仗,光凭勇敢不怕死是不行的,只有多懂点战略战术,才能多打胜仗。因此,他充分利用战斗的间隙,潜心学习部队印发的刘伯承军事着作和有关军事战斗条例。

            1941年12月,夏侯苏民晋升为十五团副团长。1942年1月,他升任十五团团长。4月,他在五龙河畔指挥了河马崖战斗,战绩显着。当时,赵保原趁十五团驻五龙河畔立足未稳之际,令其团部潮水般掩杀过来。而我军只有两个营,如何以少胜多,夏侯苏民颇费踌躇。经过深思熟虑后,他认为:如果敌人锐气正盛时,我正面与之硬拼,将会两败俱伤,我难取胜。若我避其锐,一营从正面摆出迎敌架势,但只作牵制,不出击,以钝其锐,三营则迅速迂回到敌背后,打敌一个猝不及防,然后我两面夹攻,定可获得胜利。

            果然,在夜幕掩护下,当夏侯苏民亲率三营,像一把利剑直插敌背后时,敌阵容顿时大乱。一营趁势冲出阵地,前后夹击,敌首尾不能相顾,只得仓惶溃逃。于是,我在后紧追不舍,一直追到晚上,生俘600多敌人,大获全胜!

            时隔数日,1000多名日军驰援赵保原,占领离河马崖很近的龙虎山。十五团在夺取龙虎山时,同日军进行了两个多小时拉锯战,我军伤亡很大。夏侯苏民审时度势,认为眼下不可能攻下龙虎山,如果硬拼,势必造成更惨重的伤亡,便果断下令撤出战斗。总结这次战斗时,他告诫部队:打仗时,该攻不攻,乃懦夫、狗熊;该退不退,乃匹夫、莽汉。一个精明的指挥员,应该是能攻善守,有进有退,要有战术头脑!后来,他指挥的几次战斗,都是在极端不利的形势下夺取胜利的,这显示了他指挥作战艺术的日臻提高。

            1942年9月,赵保原率领5000余人,奔袭驻平度县淖泥沟的十五团,战斗进行了一整天。危急之时,夏侯苏民突出奇兵,从敌侧后包抄,两面夹击,展开近战,直杀得敌人丢枪弃械,溃散逃遁。最后,俘虏400多敌人,击毙其一团团长李学奎。

            11月,十五团驻防平度县西南的石家东庄,突遭日军四面包围。夏侯苏民和团长卜才亲临前沿观察敌情,确定拒敌之策,将突破口选择在多系伪军的西北角,并向有篝火的地方突击。结果证明这是一个有胆识的选择。夜幕降临,夏侯苏民率三营头前突围,当扑向熊熊燃烧的篝火堆时,竟真的只有极少数敌人,等暗处隐伏的敌人察觉时,我已安然突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1943年3月,胶东部队整编,十五团与南海军分区合并,夏侯苏民改任军分区参谋处长。7月,他奉命率领一支小分队,开辟崂山根据地。当时,崂山处于我军和日、顽三角斗争地带,我军力量很薄弱,敌人天天尾追“清剿”,甚至组成汽车队、骑兵队包抄。在崂山远离领导,处境困难,但夏侯苏民时刻牢记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紧紧团结依靠全体指战员,利用有利地形,率部机智巧妙地在敌人鼻子底下坚持斗争,不断打击日伪军,搞得青岛市和即墨县(今即墨市)城的日伪军胆颤心惊,寝食不安。夏侯苏民率部在崂山坚持斗争达15个月,为开辟崂山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条件。

            1944年秋,夏侯苏民奉调进入胶东党校学习。1945年7月结业,调任五师十三团副团长,不久升任团长。十三团是胶东的一支劲旅,夏侯苏民深感肩负千斤重担:过去打的基本是熟悉的游击战和游击性的运动战,今后在大反攻中,主要战斗任务将是攻打高大围寨,夺取中小城市甚至大城市的攻坚战了。这无疑是一个新课题。为尽快在战术指挥上完成从游击战到攻坚战的准备和过渡,他一边潜心学习军事理论,常常秉烛执卷到深夜,一边虚心向干部战士学习,热烈讨论攻坚战的一系列问题。

            1945年8月,日军宣布投降,我胶东军民开始全面大反攻。在很短的时间里,我军相继解放了威海、烟台、莱阳、蓬莱、福山、招远等县城,至9月上旬,只有平度尚未解放。平度城为胶东西部门户,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日伪军的屯兵场和“扫荡”的据点,驻有伪绥靖军第八集团军司令王铁相部三个团,伪顽十二师张松山部四个团,加上汇集此地的日军,共6600余人。城墙建有高大碉堡30余座,另有东、西、南3道外关,处处设防,工事坚固。总攻击前,在我大军压境和胶东军区的通牒下,日军乘机逃离南关,为我军全歼伪军提供了有利时机。

            我军由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担任前线总指挥。在兵力部署上,以十三团、军区炮兵营、西海独立二团为西梯队,担任主攻,由聂凤智任指挥;以南海独立团(潍县团)、北海独立团两个营、平南独立营为东梯队,由贾若瑜任指挥。作为十三团团长的夏侯苏民心里很清楚,攻下平度城,决非轻而易举。几天里,他会同一营长王景昆等营连干部,多次去城边勘察地形,侦察敌情,制订攻击方案。三连是主攻连,他又多次来到三连,具体研究和检查爆破、突击等准备情况。

            战斗打响前,我军两次向敌军发出通牒,敌军拒不投降。9月7日20时30分,夏侯苏民率十三团三营向平度西关发起攻击,激战6个小时,歼敌一部,余敌退至城内。兄弟部队攻占东、南两关,城外之敌被扫清。

            9月9日晚8时,攻城战斗打响后,夏侯苏民亲临前沿,直接指挥一营攻打西门。当火力集中封锁敌火力点,摧毁城门上的楼阁后,孙连君的爆破组连续爆破城门,终于将第二道城门炸开一个裂缝。乘着浓烈的硝烟,李进虎率领突击队突入城内,占领城墙楼阁。随后,一连和二连也突入城内,占领突破口周围阵地。敌人惊慌失措,疯狂地反击过来。经过反复冲杀,一营营长王景昆、三营营长牛凤山先后负伤,我伤亡过大,退守城边。在这危急关头,夏侯苏民突然出现在爆炸迭起的突破口上,首先慰问了伤员,然后鼓励战士们:“同志们,我们要坚决守住阵地,打垮敌人的反击!”他的声音不高,也不激昂,但战士们却感到似有千钧之重,力量倍增!

            此时,夏侯苏民冷静地观察战局,成竹在胸。他知道,从助攻方面首先突破的三营,已有力地牵制了敌人,兄弟部队也正从东门、南门攻城,眼前的敌人虽然在拼命反击,但也预示着敌人的恐惧、慌乱。于是,他果断作出立即使用第二梯队的决定,向二营长宋云高下达了坚决的命令:“二营马上全部投入战斗,火速向纵深发展,直捣王铁相的指挥部!”宋云高是一名骁勇善战的猛将,把猛冲猛打的任务交给他,正使他有了“用武之地”。果然,二营犹如猛虎下山,锐不可挡,在击溃迎面反扑的敌人后,挥戈直捣王铁相的伪司令部……

            经过8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我军大获全胜,活捉国民党第九军中将军长、伪军司令王铁相,全歼守敌6000多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等战利品。十三团将平度县人民政府赠送的绣有“把胜利的旗帜插到平度城头上”字样的红旗插在城西门楼阁上,红旗迎风飘扬,平度县人民渴求解放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攻克平度城是大反攻中一次最大的战斗,此时,除青岛外胶东地区已全部解放。战后,三连荣获胶东军区授予的光荣称号“平度城第一连”。

            披坚执锐

            1945年11月中旬,李弥率国民党第八军从青岛登陆,气势汹汹地杀向解放区,其先头部队进占我胶济路北蓝村一带。夏侯苏民奉命进攻蓝村街。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为摸清敌人的虚实,夏侯苏民决定派一营先作侦察性进攻。11月21日夜,三连三排长孙连君率三排冲进蓝村,敌避过我之锐气后,即以密集火力封住突破口,又从四周以各种火器组成交叉火网,对我三排进行猛烈的拦阻、杀伤,使我三排欲进不能,欲退不得。营指挥所所在的村边坟地,亦遭敌一排排六〇炮弹轰击。看来敌人早已测好距离,射击准确无误。失败乃成功之母。根据侦察性进攻的经验,第三天晚上再次攻击时,便避敌长处,击其弱点,除敌营长率残敌50人逃跑外,其余全被歼灭。

            1946年上半年,蒋介石加紧部署全面内战,向华东和华北抢运部队。胶东军区决定,为打乱敌人的进攻部署,立即发起讨伐赵保原的胶(县)高(密)即(墨)战役。

            胶县(今胶州市)城是赵保原部整个防御体系的中心,城固兵多,攻坚难度不亚于平度城。夏侯苏民接受主攻胶县城的任务后,不顾痔疮发作,全身心投入对战役的运筹和准备。他带病率各级干部行军百里,前去胶县城侦察地形,了解敌情。回来后,又一起面对沙盘,研究作战方案。

            6月8日夜,攻城战斗打响。按预定方案,担负主攻任务的五连登上城墙后,随即下城巷战,但因登城梯子被打断,跟进的六连不能登城,使城外城内的战斗都陷入胶着状态。夏侯苏民闻报后,立即赶到二营,见城阁上的敌人正用炮火封锁突破口,二营架梯子登城已不可能,便果断下令:“停止架梯子,马上在城下打洞,必须在凌晨4时打通城墙!”同时,又令三营加快攻打东门,策应城内五连的战斗。因为炸药太少,直到天将亮时才打通城墙。六连和七连的一部分从城墙洞冲进城里,与五连会合,夺取了北门的制高点真武庙,直逼赵逆司令部,但敌人很快将洞口轰塌,因处白天,只得暂停攻城。

            根据战场上敌我双方态势,夏侯苏民和政委反复权衡利弊,遂果断作出白天继续强攻的决策。当师首长批准他们白天攻城的方案后,中午12时,全城又响起了总攻的枪炮声。从东门爆破、登城的三营,很快得手,东门被打开了,部队蜂拥冲进城里,夏侯苏民也随同冲入城内,不失时机地指挥巷战。由于对城里街道、敌兵力部署等早已调查清楚,他果断《前线报》登载大汉奸赵保原被击毙的消息

            指挥部队对各个固守点的敌人进行分割包抄,逐个击破。

            下午2时,我军将逃出奎光门的最后一股残敌消灭,胶县城战斗胜利结束。这时,传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捷报:大汉奸赵保原在奎光门外被乱枪击毙!夏侯苏民等来到奎光门外,鄙夷地看了看赵保原那满身血污、大腹便便的尸体,冷冷地说道:“这是他恶贯满盈,与人民为敌的可耻下场!”胶县城战斗,共歼灭敌人4000多人。战后,十三团二营六连荣获胶东军区授予的光荣称号“胶县城第一连”;十三团三营九连荣获胶东军区授予的光荣称号“胶县城战斗模范连”。

            6月13日上午,夏侯苏民又指挥十三团对高密城开始白天强攻,七连首先突破南门,后续部队紧跟拥入城内,展开巷战,至11时,配合兄弟部队全歼守敌。

            15日夜,夏侯苏民再次挥戈即墨城。部队突入第一道城门后,因遭敌人突然袭击,攻击时受挫。第二天再攻时,守敌慑于十三团的神威,当日下午弃城逃遁。我军尾随追击,在城南一带将大部分逃敌歼灭。

            胶高即战役历时8个昼夜,战绩显着,夏侯苏民和他的十三团立下不朽的功绩。战后,夏侯苏民提笔写下《白天攻坚战斗的几点经验》,对所指挥的白天攻坚作战作了精湛的总结论述。他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团长,又是一个模范的党报通讯员。在历次战斗中,他陆续撰写了《平原地隐蔽伏击战》、《兵团作战指挥上的几点经验》、《攻城战斗的几点经验》、《对顽村落作战的几点初步经验》等文章,字里行间,凝结着他一生的战斗功绩和经验总结。

            英雄捐躯

            1946年6月18日,国民党第五十四军由青岛登陆后立即北犯,妄图与驻昌潍地区的第八军策应,东西对进,打通胶济路,占领整个胶东解放区。数月来,我军在胶济沿线给予五十四军以连续重创,然而,敌人凭其美械装备的优势继续西进。10月9日,敌第一九八师两个团进占高密城。我决心乘敌立足未稳,迅速进攻高密城。

            10月10日凌晨,夏侯苏民亲率一、三营从东门攻城。担任主攻的二连连续爆破皆未奏效,他便急速来到二连,这时天已拂晓,二连干部正在整理战斗组织,准备进行最后一次攻击。连长孙德轩向他汇报了几次爆破都靠不上城墙的原因:敌人火力太猛,压不住敌人的火力。

            “老王,你看现在能不能再攻?”夏侯苏民问旁边的指导员王延芝。

            王延芝很了解夏侯苏民的脾气,实事求是地说:“团长,我们正在研究怎样压制敌火力。如果压制不住敌火力,我看暂且不能再攻!”

            夏侯苏民微微点头。他扫视了一下高大的城墙,很清楚眼前严峻的形势:敌人凭借强大的火力,以守为攻,完全占据主动,而且天已大亮,我完全暴露于敌火力之下,如果再攻,势必造成更大伤亡。“停止攻击,做好敌人反击的准备,等待撤退命令。”他也预见到敌人会趁机反击。

            夏侯苏民回到团指挥所后,就与政委孙同盛作出“撤退”的决定。敌人见我停止进攻,果然趁天亮的有利时机,对我撤退部队展开猛烈反击。

            为打退敌人的反击,与政委孙同盛作了分工后,夏侯苏民径直向作为二梯队的二营奔去。因他已命令二营掩护一、三营撤退,这时二营已由后队变为前队了。他来到部署在高密城东小东山以西的二营时,指导员王济生向他报告说,一、三营打退了敌人的反击,已基本撤完;敌追击炮火正在对准二营。

            夏侯苏民提醒二营长宋云高:“你们要分批撤,注意敌人跟踪反击!”他又转向王济生说:“我与宋营长在这里组织掩护,你带部队先撤。”

            王济生为难地笑道:“团长,你不是把掩护任务交给我们了吗?我怎好先撤,而叫团长在这里代替我?”他顿了顿又说:“团长放心,我保证完成掩护任务!”

            其实,夏侯苏民也知道自己的要求是不“合理”的,就微笑着说:“好,我先撤!”他说完,就带着警卫员向东撤去。

            高密城东是一片平原,只在不远处有一处高地,人称小东山,小东山附近有个娘娘庙,早已毁于战火,荡然无存。团指挥所大概已撤到了这一带。因为是白天,小东山完全处于敌炮火轰击之中,不时腾起股股烟柱。夏侯苏民刚来到小东山,一排六〇炮弹直飞而来,落到他的身前身后。警卫员于子贞一看情况危急,一把将他按倒在地,扑在他的身上,但飞来的弹皮越过小于的身体,从左侧下端穿进团长的胸部,鲜血立即汩汩地向外直流。“团长负伤,快,快来抢救!”小于声嘶力竭地呼喊着。

            一营卫生班长董毅友,正好赶到这里,立即跑来抢救。只见团长双眼紧闭,张着嘴,费力地喘着气,他急忙撕开团长的衣服,一看是弹皮打着大动脉,故而流血不止。他迅速作了应急处理,与其他战友把团长抬上担架。然而,担架将重伤的夏侯苏民抬到城东不远的夏庄时,他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夏侯苏民牺牲的噩耗传开后,部队上下万分悲痛,全体指战员胸中燃起了复仇的怒火,继续投入战斗,终于攻克高密城。

            五师在师部驻地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沉痛地悼念身经百战、战功卓着,被誉为“智勇双全的虎将”的十三团团长夏侯苏民。

            1947年2月,胶东军区追授夏侯苏民为“胶东军区战斗英雄”、“模范干部”。同年,蓬莱县人民政府作出决定,把夏侯苏民的诞生地兴村,易名为“夏侯村”。

            1996年,中央政治局委员、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为夏侯苏民纪念碑题词“气壮山河,流芳千古”。

            夏侯苏民是一位身先士卒、披坚执锐的英雄团长,他率部在青岛多次浴血奋战,立下卓着功勋。他的英雄形象永远树立在人民心中,他建树的赫赫战功青史永存!

            (作者:邱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