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腔 清乾隆年间已产生并有所记载,与茂腔同源为“肘鼓子”。20世纪初,因受“四弦小调”的影响,肘鼓子表演开始采用四弦胡琴伴奏,配以唢呐帮腔。起初,演唱者与琴师配合得不默契,往往只能跟着唱调来“溜”,因而被人们戏称为“溜腔”。后来,谐音而更名为“柳腔”。1910年前后,柳腔班社开始出现。除了在即墨县境内演出外,还到平度、掖县、莱阳等地巡回演出,从此走上了广阔舞台。此际,伴奏乐器渐趋完备,角色分工越来越细,化妆方式、服饰和脸谱亦趋向规范,柳腔艺术基本完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柳腔得以大发展。1956年,青岛市柳腔剧团成立,1959年应邀进京,汇报演出《割袍》《赵美蓉观灯》等剧目,取得了成功,演职人员受到了刘少奇、周恩来、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鼓励,得到了一大批文化名流的肯定和赞扬。
柳腔运用即墨地区方言,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胶辽官话,通俗易懂,朴素亲切,富于夸张,充满生活气息,具有浓烈的乡土风味。柳腔的唱腔从音乐风格上,分有悲调(亦称“悲宫”或“悲工”)、花调、生调、反调及借鉴其他剧种的南锣、娃娃腔等,其中悲调和花调是基本唱腔,被称为“母曲”。柳腔以演出剧情曲折的唱工戏为主,包括悲剧、喜剧、闹剧等,其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角色齐全。柳腔采用民乐伴奏。柳腔剧目相当丰富,共有传统剧目120余个、移植剧目80余个、现代剧目40余个。传统剧目以“四大京”和“八大记”为代表。柳腔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