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渔业生产历史悠久。从胶州三里河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黑鲷、梭鱼、鳓鱼和蓝点马鲛的鳞骨证明,早在5000年前的青岛先民已具一定的捕鱼技能。春秋时期,兴渔盐之利,渔业得以发展。自秦汉至于唐宋,沿海渔业发展较为缓慢。明清时期,青岛口、女姑口、金家口渔、航两业并兴。德国侵占时期,德商文窦林在青岛沿海首次使用小轮船及西洋渔具捕鱼,成为青岛传统渔业向近代渔业转变的标志。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开始使用机动渔轮捕鱼,渔业一度兴旺。此后,因连年战乱,社会动荡,青岛渔业趋于萧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渔业生产开始恢复。在海水养殖方面,从60年代的海带、80年代的对虾、90年代的海湾扇贝到之后的海水鱼、海珍品养殖方面,青岛引领了中国海水养殖业5次浪潮。在海洋捕捞方面,以近海捕捞为主,远洋渔业起步较晚,兴起于80年代初期。作为全国五大远洋渔业基地之一,青岛历经十几年的辉煌时期,远洋船队曾远涉塔斯曼海和白令海,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至90年代后期,由于缺乏先进的大型捕捞渔船,青岛远洋渔业日渐式微。
进入21世纪,青岛市积极应对传统渔业发展后劲不足、渔业生产效益下滑等挑战,把握“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和“可持续发展”两大主题,实施渔业结构战略调整,大力发展高效渔业、品牌渔业、生态渔业,渔业总体素质及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海洋资源修复规模不断扩大,休闲渔业得到较快发展。2015年,完成水产品产量122.7万吨,实现产值152亿元。2016—2020年“十三五”期间,青岛市现代海洋渔业持续提升,成功获批全国第一个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中国北方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15万吨冷库启用,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增至16处,约占全国1/9。
(一)海水养殖
从20世纪50年代起,青岛市依托海洋科技领先优势,在海带、紫菜、对虾、海湾扇贝、大菱鲆、海参、鲍鱼、海洋牧场等人工养殖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这些成果的产业化,由青岛发起后波及全国,先后形成“藻、虾、贝、鱼、参”5次海水养殖浪潮,这5次浪潮发源于青岛,成形于山东,迅速从山东沿海推向全国,堪称中国海洋科技自主创新的丰硕成果,又是科学技术惠及人民群众的光辉典范。正因为有了海水养殖的5次浪潮,中国水产业才实现了“养殖高于捕捞”“海水超过淡水”的两大历史性突破,水产品总量稳居世界第一。进入21世纪后,青岛市的水产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养殖模式向规模化、标准化健康养殖转变,水产良种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水平不断提升。以深远海养殖为代表的第六次海洋浪潮正快速崛起,迸发出海洋经济新动能。2021年,全市水产养殖产量达到81.43万吨。
海洋藻类养殖浪潮 天然海带只适应冷水生长,而青岛海域因水温太高不适宜海带生长。20世纪50年代,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呈奎院士等为代表的海洋科技工作者对此进行了人工移植的科学研究。首先创造了海带夏苗培育法,使原本需要跨两个季度的海带只需度过一个夏天,从而大幅度提高了产量;然后发明了筏式养殖技术、陶罐施肥技术,改变了青岛近海海水贫瘠特别是氮肥缺乏的状况,推动了海带人工养殖在青岛全面兴起;进而于50年代后期解决了海带南移的关键技术,成功地把这一亚寒带生长的海藻移植到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省沿海,使中国海带的总产量大幅度提升,最高达每年海带干品300万吨以上,迅速成为世界第一。此后,裙带菜、紫菜、江蓠、羊栖菜等大型海洋藻类的育苗和养殖先后取得成功,使中国海藻养殖逐渐成为沿海地区的重要海水产业。曾呈奎主持完成的海藻养殖学原理研究,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带生产国,全世界80%的海带由中国生产。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虾类、贝类、鱼类、海珍品类的兴起,青岛市海带养殖逐年萎缩。
海洋虾类养殖浪潮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刘瑞玉院士为代表的海洋科技工作者开展关于对虾的调查研究工作。60年代,率先培植出人工对虾,并率先育苗成功。80年代初,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赵法箴院士为代表的青岛海洋科研人员突破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并在全国沿海推广。这一成果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长期主要依靠捕捞天然虾苗养殖的局面,推动了对虾养殖产业的发展,掀起了第二次海水养殖浪潮。该成果获198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国的对虾养殖业自8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9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海洋科技工作者又成功引进了南美白对虾等新品种,使中国对虾养殖产量迅速跃居世界第一,年产量约占全球养殖量的30%。1993年以后,由于暴发性流行病害,对虾养殖受到严重影响,对虾产量急剧下降,大量虾池荒废,对此青岛海洋科研人员积极开展对虾多品种养殖,探索对虾养殖的新模式和病害防治技术,使对虾养殖产业自1998年得以好转。2021年,青岛市对虾养殖产量1.4万吨,其中中国对虾和日本对虾养殖产量占全国1/8以上。
海洋贝类养殖浪潮 1982年,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张福绥院士首次从美国大西洋沿岸引进海湾扇贝,并系统研究解决了在中国海域养殖海湾扇贝的一些生物学与生态学问题,突破了产业化生产的一整套工厂化育苗与养成关键技术,在青岛等北方海域形成了一个海湾扇贝养殖的新产业。1984年,青岛市开始推广海湾扇贝育苗。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贝类养殖产量跃居世界第1位,掀起了海水养殖业的第三次浪潮。海湾扇贝工厂化育苗及养殖技术研究成果获199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进入21世纪后,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在扇贝苗种培育、病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培育出蓬莱红杂交扇贝、中科红海湾扇贝等新品种,开发了扇贝春苗培育、深水筏式养殖等产业化技术,使扇贝产业在病害困扰的窘境中迅速复苏。到2009年,贝类养殖仍然是全国海水养殖业的主要品种。扇贝、蛤蜊、牡蛎、贻贝、螠蛏等在全国海岸带广泛养殖,年产量约1200万吨,稳居世界第1位。2021年,青岛市贝类养殖产量72.4万吨,主要品种有蛤、牡蛎、扇贝、贻贝等。
海洋鱼类养殖浪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内海水鱼类养殖仅有鲻鱼和梭鱼,产量低,规模小。1992年,黄海水产研究所雷霁霖院士从英国引进冷温性鱼类良种大菱鲆。经过8年的艰苦探索,1999年黄海水产研究所突破大菱鲆育苗技术,成功培育100万尾鱼苗,开创了大菱鲆工厂化养殖产业,年产量达5万多吨,年总产值逾40亿元。2001年,大菱鲆引种和育苗生产技术研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进入21世纪以后,以大菱鲆、牙鲆、半滑舌鳎为代表的鲆鲽类名贵鱼种工厂化养殖发展迅速,以深水网箱、普通网箱和工厂化养殖为代表的集约化养殖快速发展,昔日国际市场上的“贵族”鱼类在中国迅速推向市场,变成中国老百姓餐桌的普通菜。1斤大菱鲆由最初的三四百元变成了三四十元,标志着中国海水养殖业的第四次浪潮的到来。2020年以后,随着近海养殖空间逐步压缩,青岛市海水鱼养殖逐步向深海、远海发展。依托青岛市600余口深水抗风浪网箱,提出了“南鱼北养+灯光诱饵”养殖模式,经过3—5个月的“野化养殖”后,大黄鱼上市价格可翻4—5番,真鲷和鲈鱼也达60元/斤,产出效益翻倍,且对周围水体零污染,已累计上市优质鱼类100余万千克。以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为载体,探索在深远海养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利用黄海冷水团建设了国内首个集远海养殖、能源供应、智能管护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智能网箱——“深蓝1号”,2021年6月首次实施三文鱼规模化收鱼。
◎我国首座深海渔场——“深蓝1号”在黄海海域启用
海珍品养殖浪潮 20世纪70年代,由于对海参、鲍鱼等海珍品捕捞强度过大,致使资源趋于枯竭。为此,驻青海洋科研单位对海参、鲍鱼养殖技术进行了多次试验和研究,并在刺参、鲍鱼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推动了海珍品养殖产业发展。80年代,青岛学习外国先进经验,开展鲍鱼、海参的人工育苗和养殖,随着工厂化育苗技术的发展,鲍鱼、海参的增养殖开始发展。90年代以后,青岛提出“以养兴渔”“科教兴渔”,突出发展高科技、高效益和优质品种的海水养殖产业,鲍鱼、海参等海珍品养殖快速发展推广。2008年,全国海参养殖总产量达到9万吨,总产值超过200亿元。其中,主产区山东产量达6万吨。由于鲍鱼养殖技术的全面突破,中国人工养殖鲍鱼年产量保持在数千吨,产值过30亿元,约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青岛由此掀起了海珍品养殖的第五次产业浪潮。2021年,青岛市刺参养殖产量2.4万吨,育苗量9.3亿头,“参优1号”高抗刺参逐步成为青岛市刺参产业代表,可年产刺参幼体500亿单位,占全国刺参市场近30%。
海洋牧场浪潮 自2009年开始,青岛市先后启动建设崂山区大公岛海域鱼礁区、王哥庄海域鱼礁区、即墨大管岛海域鱼礁区、薛家岛石岭子礁海域鱼礁区、黄岛斋堂岛海域鱼礁区,规模性建设人工鱼礁,发展海洋牧场。同时,加大中国对虾、日本对虾、三疣梭子蟹、牙鲆、金乌贼等优势水产苗种放流力度。2020年11月,制订《青岛市推进海洋牧场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实施方案》,推动渔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发起海洋牧场建设新的浪潮。
至2021年,全市共有海洋牧场25处,主要集中在崂山湾、凤凰岛、灵山湾等海域,总面积1.3万公顷,共投放礁体超过320万空方。有18处被评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居全国第2位,占全国总量1/9。“科浙1号”文蛤、“海宝1号”裙带菜、“黄海1号”中国对虾、“海大金贝”扇贝等60个水产新品种培育成功,水产种领先全国,形成了一批健康养殖技术标准,名优养殖品种达22种。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总投资约4.5亿元,可在深远海进行高附加值鱼类的规模化养殖,于2022年5月交付运营,可年产优质海水鱼3700吨。
◎“国信1号”形成3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突破了船载舱养、水体交换、减摇制荡、减震降噪、清污防腐、智能集控等六大关键技术。
(二)海洋捕捞
青岛地区由于地理环境优越,临海居民多以捕鱼为生,渔业发达。在龙山、大汶口文化晚期,青岛渔业就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资料来源。在青岛市建置之初,辖区内有渔村160余个,渔民占人口半数。渔区内湾以阴岛为基地,外海以沙子口为汇集点。胶州湾内渔期分春、秋两季,春汛4月中旬至6月中旬,以投网为主;秋汛7月下旬至10月上旬,以曳网为主。外海渔区以沙子口、姜哥庄为中心,东越八仙墩而达千里岩,南抵潮连岛、灵山岛。渔期分为两期,春汛自2月下旬至6月下旬,秋汛10月中旬至翌年1月末,春多用网,秋多用钩。捕获鱼类主要是黄花、带鱼、对虾等。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发展机动渔轮,以海州湾至石岛外海渔场为主,以后向南延伸至大沙渔场,向北延至渤海湾渔场。20世纪60年代后期,实现大马力渔轮作业,渔场推进到东海100米等深线水域,包括闽、浙外渔场,捕获鱼类以马面鲀、鲐鱼、鲅鱼、带鱼、大黄鱼、鱿鱼为主。80年代中期,青岛海洋渔业公司先后在美国阿拉斯加海域和西非冈比亚海域进行捕捞加工,开始向远洋发展。进入90年代后,国家严格执行禁渔和休渔制度,控制近海捕捞强度,青岛市制定“控小上大,控近上远”的海洋捕捞发展方针,木帆船因不适应海洋捕捞生产的需要而逐年减少。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青岛市将海洋捕捞重点转向远洋,逐渐发展成为全国五大远洋渔业基地之一。1999年,全市海洋捕捞产量48.57万吨,渔业人口30万人,其中海洋捕捞专业劳力4.3万人。
进入21世纪后,受海洋资源匮乏、柴油涨价、生产成本提高等因素影响,渔船单产效益下滑,青岛市部分渔民转向水产养殖等行业,海洋捕捞产量连年下降。2005年,全市海洋捕捞总产量下降为40万吨,海洋捕捞专业劳动力减至4550人。2012年,远洋渔业发展被列入《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2011—2015年,青岛市加大资金投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远洋渔业实现新发展,远洋渔船平均功率、平均吨位、远洋渔业产量增幅皆居全国第一。2018年全市远洋捕捞产量15万吨,远洋作业渔船139艘,实现产值15亿元,产量、产值分别是2012年的15倍和50倍,作业区域遍布四大洋,全年可为青岛市增加金枪鱼、鱿鱼等10万吨优质深海水产品供给。2021年,全市海洋捕捞产量19.8万吨。
青岛市区及所辖区市共有渔港20个。另有群众渔业港湾32个、供群众渔船临时停靠的自然港湾28个。渔港设施多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规模小,设施简陋,服务渔船的各项功能水平较低。进入21世纪后,青岛市整合原有渔港码头资源,强化其防洪、水产品批发交易、渔船避风等功能,推进渔港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建设集文化、休闲、娱乐、餐饮、商业于一体的渔人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