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年鉴信息有效价值的实现路径
2019-05-05

 

审读各部门报送的年鉴稿件,经常看到一些无价值的信息,不仅与有价值的信息混杂,稀释信息价值冲淡主题,而且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剔除,这是影响年鉴编纂质量的重要原因。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就如何杜绝年鉴稿件中的无价值信息提出个人的一管之见,与同仁探讨。 

正确辨别和判断年鉴的信息价值 

(一)分析年鉴无价值信息的几种具体表现。

第一种是通常所说的“废话”“套话”“赘语”,其传递的信息价值几乎为零。

一是以“显性”形式表现,如:“以……为指导……”“团结在……的周围”“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真抓实干,较好地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等;

二是以“隐性”形式表现,如:“凸显品牌,树立形象,软件、硬件都上了一个新台阶”“……工作持续健康稳定向前发展”等;

三是以“过程”形式表现,就是在叙述一件事情时,详细介绍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而对读者最想看到的结果却一笔带过。

第二种是内部信息过多。即所述的内容仅限于行业、单位、部门内部,其信息传播范围窄,对外辐射力弱。以上两种属无价值信息,在年鉴编辑过程中经常遇到,而且带有明显的总结、报告、汇报等日常文字材料的特点。这些文字材料在行业、单位、部门等组织系统内部传播是合适的,但编入年鉴就不符合要求。这是因为年鉴属于大众传媒,其传播方向是面对社会,因此必须保证传播信息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二)在辨别和判断年鉴的信息价值时,应注意区别年鉴和日常文字材料的不同。年鉴稿件与日常工作中的文字材料,如总结、报告、汇报等,两者有较大区别。

第一,写作要求不同。文字材料由于受机关文风影响,撰写时难免有“套话”“号召性”语言等。但年鉴稿件应用纪实手法,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存在的情况和事物,用事实说话。

第二,阅读对象不同。文字材料是为处室而写,为上级领导而写,为组织内部交流和正常运转而写,阅读对象是组织。年鉴稿件是为读者而写,是为从年鉴中提取供研究、决策和了解情况而用的信息。

第三,传播范围不同。文字材料在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组织与社会群体之间传播,属直线性传播。对上是自己的上级组织,对下是自己的下级机构,对内是组织间的不同处室,对外是社会群体,沟通渠道单一,有着严格的规定,有时传播范围还受到密级、组织层次和体制的限制。年鉴稿件是向外传播,属扩张性、散发性传播,面向全社会,跳出了组织的界限及范围。

第四,传播目的不同。文字材料在组织内部流动,属于组织传播。年鉴向社会传播信息,目的是为研究者、决策者和了解情况者提供可资借鉴的信息服务,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

第五,信息接受方式不同。文字资料严格按照组织程序传递,信息接受者是根据组织所处区域、级别、性质和个人职务大小、岗位分工等,无偿接受信息。信息接受与否,由组织系统决定,个人无权决定,信息接受具有强制性。年鉴稿件所承载和传递的是社会各方面的信息,向社会作不定向性传递,是否接受年鉴信息,决定者在读者。其价值与信息的有效性相对应,所以年鉴要尽量丰富有价值的信息,杜绝无价值信息。

(三)如何判断和处理年鉴信息的价值。作者在撰稿时除了严格区别年鉴稿件和文字材料外,还要清楚入选年鉴稿件内容的信息价值大小。这就要求组稿时,给作者一个取舍标准,做到留下有价值的信息,过滤掉无价值信息或价值小的内容。在年鉴组稿的具体实践中,要求作者把上年度大事、要事、新事、特事收入年鉴(大:即规模大、影响大,给社会和人们心理带来震撼和冲击的事情,如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大事故和自然灾害等。“要”是指虽然不一定有浩大声势,但意义非同寻常,对今后将产生重要影响的事件,如重要法律文件的出台等。“新”即新生事物、新鲜的经验,是指尚处在萌芽状态,不为多数人所知,但代表着社会发展方向和趋势的事物。“特”即突破一般规律的特殊现象和特别事件等)。

从表面上看,大事、要事、新事、特事十分重要,信息价值大,收入年鉴应该没有疑义。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因为有的大事、要事、新事、特事所含的信息价值不大,没有向社会传播的意义,就不适宜收入年鉴,或者不宜单立条目记述,在概况中简要交代即可。如:某地区搞股份制改革多年,某企业也实行改制,此举从全局范围看,时效性已失,“新”意不够,不具代表性,信息价值就不大,就不一定收入年鉴。再比如:某局成立一个新部门,就属于无价值信息的一种,即内部信息,大多数读者不需要这样的信息。还有一些全国性的座谈会、培训班和上级视察某地等内容,往往没有实质性结果,虽然从行业、部门的角度看是一件大事,甚至是特事,但并不体现这个行业、部门所承担的社会职能,在年鉴中应尽量简化处理。还有些周期性工作,每隔一年或几年就要开展的,不“新”也不“特”,完全没有必要立条目。如果是首次则可以,毕竟是新举措、新方法。 

如何选择有价值的年鉴信息 

地方综合年鉴是逐年记载一地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主要作用是为各界了解一地建设成就提供真实地情资料,同时为后代逐年积累保存系统的历史资料,具有借鉴作用。所以提高年鉴信息的有效价值是年鉴编纂成书的关键。

(一)转变思维方式,拓宽选材渠道。变“等材料”为“挖材料”,特别要注意“挖”和搜集积累有效价值信息。 “等”和“挖”虽一字之差,效果却相距甚远。有了“挖”的思想意识和准备,实践起来就会关注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新经验。

1.年鉴编纂人员要克服懒惰意识,要从稿件的来源渠道去“挖”。出于种种原因,部分单位、部门为图省事,将年度工作总结原封不动报上来,给编纂工作带来难度。为剔除无价值信息,编纂人员除认真阅读报送的材料、深挖有价值信息外,还要重视与撰稿人的合作,到撰稿单位实地采访、了解,增强对撰稿单位工作情况的感性认识,对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核实,并帮助总结归纳。要转变“供稿单位提供什么就写什么”(2013年3月21日,李富强在《地方综合年鉴编纂教程编写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国地方志》2013年第7期)的观念,在组稿上争取主动。不仅在方案下发后供稿时间内与撰稿人及时联系,而且平时工作中也应与撰稿人加强联系和沟通,加强感情交流。另外,还需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设想一些选题与撰稿人协商,尽可能捕捉其所在单位、部门相关而详细的信息。在交往中,将自己年鉴的选题意向、新的构思传递给撰稿人进行探讨,增强他们对年鉴的亲和力和认可度。这样才能取得互相促进、互相支持的效果,撰稿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编出的年鉴就会有特色、有质量、有内涵。

2.要从文献信息中“挖”。领导机关的一些工作报告和公报文告的内容,涉及面广,权威性强,从中了解政府年度的政绩、形势变化、目标任务、政策动态。从这一渠道去“挖”信息,不仅能达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资政效果,还能对全年的大、要、新、特事进行相应的补充完善。

3.要从相关会议的材料中去“挖”。年鉴编辑要具备新闻记者的嗅觉与敏感,重要的会议材料,都要争取阅读一遍,看是否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4.要从媒体的报道中去“挖”。信息化社会,传媒发达和普及。可以说,所有撰稿单位的大、要、新、特事,基本上都能在媒体中找到踪影。因此,编纂人员要对自己负责的撰稿单位建立资料专档,并做到每天阅读本地报纸,每天打开本地相关网站,定期搜集阅读责任单位编写的材料,以便丰富年鉴的信息量。

5.年鉴编纂由于信息量大,难免存在编辑人员不足的现象,可聘请部分兼职编辑。从报刊记者、有文字写作能力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具备条件的社会待业人员中,聘请部分人去“挖”有用信息。

(二)注重对关注度和共鸣度的信息积累。年鉴撰稿人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要从区域的发展中准确判断大事、要事、新事、特事的信息价值大小,从而在选择中比较,在比较中选择,最终确定入选年鉴内容。关注度是指圈外人对事件的兴趣程度,这是由利害关系决定的。事件发生结果使事件范围之外的人受到影响,彼此产生利害关系,并且是一段时间内人们谈论的焦点话题。

共鸣度是指引发圈内外人对事件的认同度。事件结果使得事件范围之外的人在心理上产生认同感,发生共鸣。事件影响较大,对其他地区来说,有可以借鉴的意义。由此可见,共鸣越强烈,信息价值就越大,对接受者借鉴意义越大,参考作用就越大。在社会实践中,共鸣度强的事件易赢得同行的尊重,并使得同行在心理上靠近,做法上借鉴,行为上效仿。

(三)注重学习,强化专业培训,加强对年鉴编辑学的研究和探讨,在提高编辑业务水平上下工夫。作为一名年鉴编纂人员要具有广博的知识,并熟悉和掌握年鉴编纂理论和操作方法。不容置疑,在一些地区、行业、单位、部门从事年鉴编纂的实践中,“要求”与“现实”未达到高度统一。

1.应在编纂操作基础工作中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事件重大真实准确。包含政治观点正确、符合法律法规、主旨鲜明,时代感和感染力强。

(2)要素完备且行文流畅。全面完整是年鉴的基本要求,包含时间、地点、事件(人物)、原因、结果等要素齐全。

(3)结构合理,详略得当。包括层次清晰、中心突出等。

(4)标题凝练突出。包含对事件(人物)的概括、到位、简练且充分显示个性特征。

(5)表达规范,处置得当。包含度量衡、标点符号、称谓使用、时间表达、事件和单位简称的科学处理等。

2.应加强内外部交流。内部交流,要经常或定期以专题的形式,围绕日常编辑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召开研讨会,把一些问题讨论充分,直到把问题弄通、弄懂、吃透。外部交流,要鼓励走出去,引进来,多参加一些各类业务培训及研讨会等活动,把外地的优秀年鉴带回来,认真学习取长补短。

3.拓宽深度。从内因上讲,作为一名合格的年鉴编辑,不仅要有对年鉴业务知识的感性认识,还应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要与时俱进,提高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能力。要不断发现新问题,思考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外因上讲,作为年鉴编纂团队,一定要高度重视理论研究,注重用理论研究的成果来指导实践。

4.应全面提高主编、副主编总纂能力和水平,把好关口。年鉴的终端编辑把关不严,直接影响年鉴的编纂质量。现在年鉴编纂的总纂人,尤其是区(县)级的总纂人,大多担任一定的行政职务,存在行政事务过多的现象,平日对年鉴业务过问及业务钻研较少,编辑能力和水平很难适应年鉴编纂发展形势的需要。因此,要不断提高总纂人的综合素质,始终做到观念、作风、组织等工作到位。

(四)激发对年鉴编纂事业的工作激情。当一个人真正热爱自己的事业,才能够对自己的工作充满激情和想象力,通过战胜各种困难,来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编纂人员长年累月、日复一日从事着组稿、改稿、校稿、排版等一系列工作,由于工作的重复性和成果形式的隐蔽性,容易患上疲劳综合症,感到工作枯燥无味,从而产生惰性。因此,在年鉴编纂工作中倡导工作激情显得弥足珍贵。

激情是人的情感发生状态的表现形式之一,这种情感在工作中可表现为对工作的极大热忱、执着追求、拼搏进取和无私奉献。无论干什么工作,都需要激情,否则,什么事情也干不成,什么工作也干不好。但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情绪存在形式,容易产生,也容易消失。这就需要编纂人员把这种激情与自己所热爱的地方志事业、所从事的年鉴编纂工作结合起来,才会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五)实施激励机制,全方位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年鉴信息价值的提高,在于年鉴编纂过程中供稿单位与编辑人员的良性互动,需要调动三个方面的积极性:年鉴供(撰)稿单位负责人的积极性;年鉴供(撰)稿单位责任人的积极性;编辑人员的积极性。因此,一是要经常开展优秀撰稿单位和优秀条目的评选活动。综合年鉴都是由地方党委和政府主办,为充分体现优秀撰稿单位和优秀条目评选活动的权威性,应以地方党委、地方政府办公室文件的形式,转发关于评选优秀撰稿单位和优秀条目的评选办法,实行一年或两年评选一次。要注意评选活动的广泛性和公开性,可利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宣传,公示评选条件和标准,让评选活动公开、公平、公正,真正达到调动积极性和提高年鉴质量的目的。二是要实施精神与物质奖励相结合。通过建立年鉴专项奖励基金,以及在年度目标考核中加分调动积极性。三是实施示范性激励机制。示范性激励实质是精神奖励的一种形式,选编优秀的撰稿文章,以及优秀的撰稿条目进行汇编,并在每一获奖文章、条目后加上评语,指出其优点和存在的不足,从而为撰稿人、改稿人提供示范,达到提高质量之目的。

总之,解决好年鉴存在的无价值信息是提高年鉴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提高年鉴编纂的整体质量,不断增强年鉴在文化和信息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推动年鉴事业繁荣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