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丰厚文化底蕴 创新“1+N”管理模式 切实发挥地方方志馆作用
2021-08-18 来源:山东省情网 作者:陈冬梅

  地方志事业的文化传播平台是地方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拓展地方志事业范畴、增强广泛性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青岛市市北区高度重视地方修志工作,并依托辖区内文化场馆众多、文化资源丰厚的优势,创新工作思路,通过开展地方文献的收藏、编研、展示、交流等活动,深入挖掘地情历史和文化史迹,增强了本土历史文化的凝聚力和辐射力,方志馆的功能与作用日益明显。在此,笔者以市北区档案馆“1+N”管理模式为基础,深入探讨方志馆的功能和管理模式,供参考。
  一、深入挖掘资源,开创“1+N”方志管理新模式
  市北区作为青岛市主城中心区,是青岛城市文化之根、工业文明之源。辖区内港口岸线、工业遗存、历史民俗、里院建筑、商业贸易、红色文化、餐饮美食等资源丰厚。百年青岛港口、百年青岛海关、百年青岛机车、百年青岛啤酒、百年风貌建筑、众多的老企业厂房、图书馆、学校史料馆、社区史料馆、青岛山一战遗址、馆陶路德国风情街、上海路—武定路—黄台路别墅里院及历史文化街区等等。依托这些丰厚的文化资源,经过多年的努力,市北区逐渐形成了橡胶谷橡胶材料展示中心、纺织谷纺织博物馆、青啤一厂青啤博物馆、葡萄酒博物馆、道路交通博物馆、海关博物馆、贝林自然博物馆、海尔文化展示中心、汉画像砖博物馆、烟草博物馆、党史纪念馆等一大批史志重要载体,形成了独具市北特色的文化群落,为市北史志发展奠定了丰厚的基础。为更有效地整合区域内的历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市北区的地域特色和地情特点,充分发挥方志馆作为重要的公益性公共文化场馆的作用,市北区史志办更新理念,拓宽思路,积极创新“1+N”方志管理模式,以期构筑区域内史料馆集群,实现区域内文化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服务。
  1.“1+N”管理模式的概念。“1”,代表区方志馆主体,是典藏区志的固定场所。是集编修、研究、收藏、服务和组织领导等功能为一体的地情资料馆和公共文化服务机构。“N”,代表子史料馆或者分馆,主要包括分布在市北辖区范围内各个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党史馆、校史馆等各种场所和机构。推行“1+N”模式,意在将区域内各个行业、各个门类的史料馆等加以有效整合,形成以区方志馆为中心,以各行业专题展馆为节点的管理服务、协作共赢的发展共同体。
  2.“1+N”管理模式的意义。当前,国家正在大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思路和方向。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冀祥德也明确提出: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要充分认识地方志工作在社会主义文化全国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方志馆建设对于推动地方志事业发展、助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紧紧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主动担当,迎头赶上,力争把方志馆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积极在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大局中树立形象、扩大影响、展示魅力。市北区史志办响应国家地方志事业发展新思路,适时提出“1+N方志馆”管理新模式,实现了区域内公共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文化资源跨机构、跨层级的利用共享格局,充分发挥方志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推介地方志工作服务中心工作和社会需要的价值和意义。
  3.“1+N”模式的运转方式。简单概括“1+N”模式即总分模式,也就是在区方志总馆的引领下,将全区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图书馆、史料馆、博物馆及各类文化场所通过一种制度衔接,使其成为有机的整体,不同的馆别发挥不同的作用,如同不同的溪流(支流)通过各自的渠道共同汇入主流。总馆引领,分馆配合,分兵作战,又相互配合,互相呼应,共同为辖区各方面提供全方位的志书资料。
  二、积极探索实践,正视“1+N”方志管理新问题
  市北区文化场所和文化机构众多,但大多以图书馆、博物馆、史料馆、研究机构为主,在推进“1+N”方志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如何将各类文化场馆与方志馆的要求有机衔接,将各类资料通过甄别、研究、提炼,转化成严谨、科学、系统、真实的志书,成为史志工作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探索实践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功能和使用价值上需要进一步转换。不管是图书馆、史料馆、档案馆,还是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这些机构的馆藏陈列多以图书、图像、照片等显性为主,与方志馆的严谨、真实、专业要求不同,要让这些场馆真正发挥史志的作用,需要充分利用这些场馆丰富的史料,在其功能和使用价值上进行有机转换,通过甄别、编修、提炼、研究,汇集形成自然、人文、社会、政治、经济的全面、准确和系统的志书资料,发挥其文化储存、资政教育、编纂研究的功能。而这一转换过程需要专门的空间场所、人力物力。
  2.协调机制及工作网络上需要进一步统一。“1+N”管理模式虽已建立,但目前还是通过非行政化方式嫁接而来的,各个场馆仍以其特有的属性,独立运行,发挥本职属性作用大,发挥史志作用小。在运行过程中,协调机制和网络编织方面还没有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上下贯通不力,左右联通不到,缺乏统一协调的机制,形成了协调不够顺畅,合力不够强的状况。
  3.资料保管过于分散,部分资料残缺不全。在工作过程中,发现某一方面的资料分布过于分散,搜集整理难度大;部分资料丢失、损毁现象比较严重;部分资料历史记载不完整、不系统。同时,各部门尤其各“N”馆上报资料质量不过关,有的写成了工作总结;有的上报资料严重失衡,有的内容没有去深入挖掘资料,只写上两三行;甚至资料写成了散文,洋洋洒洒上万字,可用的却是寥寥无几。有的即使形成了资料长编,也是经不起推敲,资料查准核实难度大,这都为工作推进带来了困难。
  4.区域文化研究缺乏专业队伍。人员相通,才能形成大协作的格局。“1+N方志馆”馆际关系要想变协调为协作,人是其中最根本的因素。目前,不管是综合方志馆还是专题分馆,专业人才队伍相对缺乏。一方面专业指导部门、行业修志的力量本身不足,同时,各个分馆(“N”馆)人员组成不尽相同,力量更是参差不齐。现有人员大多兼职,有些从未参加过修志业务培训,全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在干中学,在学中干,边学边干,走了不少弯路。有些场馆还受经费困扰,使修志工作受到严重影响。
  5.教育作用发挥还不够明显。地方志工作机构的职责是“搜集、保存地方志文献和资料”,“组织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方志馆更是集存储、研究、咨询服务为一体的地情历史文化资源与开发利用的重要载体,是集中展示城市历史文化风貌与特色的重要窗口。它不仅是一种物质文化的地理标志,也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地理标示”。除具备地方文化储存功能外,更重要的,它还具有资政、教育功能。真实的史料不仅能为各级领导干部提供决策参考,减少决策失误,提高决策的准确性,而且可以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目前,分布在辖区内各个“N”馆在教育方面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大量的史料未完全挖掘,即使挖掘出来了,也只是在馆藏中沉睡,没有通过寓教于乐、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示出来,真正发挥教育的作用。
  三、打造“1+N”方志馆的科学运行机制,提升区域文化建设的深度和精度
  (一)进一步健全完善“1+N”方志馆建设体制机制,使其成为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
  “1+N”方志馆建设模式的创建,弥补了现有区方志馆(总馆)服务功能不足等现实问题。通过资源的融合,形成优势叠加,通过非行政化的嫁接,形成了联动共赢的网络体系。但目前这种总分模式联系还不够紧密,措施还不够完善。在将来的发展运行中,要切实加强领导,需要持之以恒完善体制机制,千方百计改善工作条件,着力争取组织、制度、经费和人才保障,夯实工作基础。
  1.争取组织保障。成立市北区史志工作领导小组,区相关领导任组长,有关单位尤其各个“N”馆主要负责人任成员,切实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各街道各相关部门也要成立史志领导班子,做到有专门领导、专职人员、专用设备,在全区形成完善的史志工作组织体系。
  2.争取制度保障。实现“四个纳入”:事业发展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纳入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研究议题,每年至少研究一次;资料报送、编纂等工作任务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供稿等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区委、区政府督查工作中,进行重点通报。同时设立“1+N”方志馆联席会议小组,建立“1+N”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1+N”方志工作。
  3.争取办公场所和经费保障。各专业分馆(即“N”馆)要有专门的办公场所,各街道和社区也要组建各自的史料场馆,形成交互共享的平台,切实加强资料库建设。每年的资料征集保存、基础设施建设、培训学习、办公设备更新等常规费用列入财政预算。
  4.争取人才保障。要重点建设“三支队伍”。第一支是总馆队伍,即“1”。将区史志办工作人员培养成骨干,作为核心力量,指导全区史志工作。第二支是各地各部门史志工作者队伍,即“N”。主要通过集中培训和供稿实践,锻炼培养各“N”馆史志工作者,让其更好地承担起各自方志馆的工作。第三支是社会力量。可以成立史志协会,通过史志协会吸纳如退休教师、新闻工作者、退休干部职工等热爱史志工作人员及作家协会等社会组织力量,参与史志工作。
  (二)进一步探索新技术、新手段,提高“1+N”方志馆史料收集、编纂、研发能力
  存史是史志部门主要职责。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新时期存史工作的特点及要求,着力探索史籍编修方法,努力培育存史载体,探索史料搜集方式,切实提高史料收集、编纂、研发能力。
  1.探索史籍编修新技术。近几年,我们编修了市北年鉴(一年一鉴)、《记忆中的市北》、《市北区志》等专业书籍,在这些常规史籍编修中,我们严格遵照上级要求以及史志编修技术规范的同时,结合历史特点和社会现实,进行了一些技术性探索,努力增强史籍科学性。年鉴编修中除了记载当年社会全貌外,还坚持突出单位及行业的变化;区志编修中,不断调整篇章节目及志体,努力彰显改革开放的特点,突出改革开放对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等。
  2.打造存史新载体。工作中,除了编写好史志书籍存史外,我们也创新形式,进一步丰富存史载体。一是利用网络存史。利用市北档案网,开办市北史志篇目,将现有史志书籍制成电子版,放在网上。二是制作影像资料。将市北历史、地情信息,制作成专题片,刻成影碟,保存影像资料。制作了《循源》《1914,青岛永不能忘》等专题片。三是坚持以收集整理年度资料为重点,着力打造地情信息库。注重收集各单位总结、报送的年度资料、重大会议资料、年度图片等,按年度编制保存。四是加强市北区大事记日常收集整理,编辑《市北大事记》等。
  3.探索资料搜集新方式。现在,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有些领域资料政府部门无法详细提供,单位供稿也不能全面准确反映社会面貌,有些资料需要我们自己去搜集整理。因此,我们加大自行采编力度,由完全依靠别人交资料变为我们主动寻找相结合,弥补单位供稿不足现象。同时,资料收集方面,主动出击,利用旧城改造、棚户区拆迁等时机,主动到改造及拆迁现场,留下拆迁影像,搜集老物件。主动与区老龄办、区文新局等部门合作,走进高龄老人、文史专家家中,通过其口述记录,制作成影像资料。同时,还加强与社会合作,每年与市摄影家协会合作,组织年度拍摄,留下年度记忆。
  (三)进一步强化服务功能,切实发挥“1+N”方志馆应有的作用
  服务发展是史志工作的价值所在。严复说:“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我们在保持优秀文化传统的延续性、稳定性的同时,也要形成新思路,开展新实践,以实现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史志不能成为“死志”。要坚持史志为项目建设、品牌创建、文化发展和地情教育提供服务,实现资政育人功能的最大化。
  1.切实发挥史志为项目建设的服务。积极发挥总馆,即“1”的作用,为市北区城市拆迁改造、邮轮母港开发建设、市北旅游发展规划制定、青岛山一战遗址公园开发建设、青岛啤酒休闲商务区建设等,提供翔实的地情资料。积极服务于分馆,即“N”馆的建设。不断拓展业务,提供材料,为小村庄史料馆、新华里史料馆、宁夏路街道仲家洼文化长廊建设等分馆的创建提供资料依据,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切实发挥史志为品牌创建的服务。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地方品牌的影响力越来越重要。一个品牌就是一片产业,可以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无限的活力。依托丰厚的史料,积极为“纺织谷”品牌提供服务,建成了纺织博物馆,浓郁的纺织文化成为了重要的环境因素,成功吸引了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入驻。依托丰富的史料建成的青岛啤酒博物馆,成为了重要的旅游景区,为青岛啤酒品牌助力。除了将着名品牌产品载入史志鉴外,还为产品申报、创建及保护提供服务。我们将萝卜元宵山会、糖球会,将孙膑拳、闫家山秧歌、浮山大鼓等民俗载入史志,弘扬了民俗文化,推进了文化的发展。
  3.切实发挥史志为爱国主义教育服务的作用。创新活动方式,让史志“活”起来。坚持区情教育进校园。与教育部门联合编写地方教材,进入学校课堂,向学生介绍市北人文历史和地理;引导中小学生走进史志馆,同时与辖区内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合作,开设区情教育专栏,努力发挥各史志馆的作用,把它建成中小学生爱国教育的新阵地。要继续深入挖掘各个“N”馆比如小村庄史料馆、海泊河风情馆等各馆所所蕴含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研究,形成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区域文化底蕴和人文乡愁,培养居民对居住区域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和满意程度。

  (作者单位:青岛市市北区委党史研究中心(区地方史志研究中心)  邮编:26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