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我市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青岛作为全国低碳试点城市和首个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城市,近年来,在顶层设计、产业转型升级、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全市处于新旧动能转换“五年突破”、迈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关口,在思想认识与行动上,在处理发展与减排关系中,在产业结构升级、能源低碳转型、发挥科技支撑等方面,还存在不少亟需加强和完善的地方。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 年前碳中和目标,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常委会组成人员同意这个报告,并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一、深化认识,统筹有序推进我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一是要把能源安全摆在首要位置,借鉴俄乌冲突对世界能源市场和我国能源安全影响的启示,深刻把握“富煤、贫油、少气”的国情与“能源输入型城市”的市情,坚持以国务院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为指导,主动争取政策支持,抓紧出台青岛市碳达峰工作方案和分领域实施方案,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二是在保证能源安全的前提条件下,发挥青岛区位、产业、市场、技术设施等综合优势,用好氢能、海上风电、核能等资源,谋划好我市能源发展的目标、路径和举措。三是理顺健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机制,从国土空间、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城乡建设等方面,统筹规划、精准施策、细化任务、一体推进。按照“有权必有责”和“权责一致”原则,有效解决与碳达峰碳中和相关的节能管理职能、机构、队伍不统一等问题。四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绿色低碳社会风尚,形成社会关注、全民参与、共同推动的浓厚氛围和良好格局。 二、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绿色低碳发展。一是促进我市产业绿色转型。采取要素资源差异化配置,促使低效落后产能市场出清。精准招引和高质量布局能耗低、效益好、带动强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二是推进工业绿色制造。深入推进工业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改造,提高工业领域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充分发挥海尔卡奥斯智慧能源等工业互联网平台作用,为中小企业进行问题诊断和供需对接,指导高耗能行业建立生产、存储、运输、接收、利用处置的全流程闭环监管体系。三是科学安排重大项目落地投产达产时序。完善市级能耗指标收储机制,优先保障重点产业链、关键环节和重大项目建设。 三、加快科技创新,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一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尽快形成我市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初步构建起具有青岛特色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二是针对我市能源利用的不足和短板,开放和发布更多创新场景,用“揭榜挂帅”的方式攻关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核心技术。三是聚焦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节能技术,充分发挥节能的源头把控作用,注重颠覆式技术的超前研发和储备,推进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四是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依托驻青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构建高水平能源技术研发应用体系和人才创新网络。五是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农林碳汇以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研发推广应用,重点开展海洋碳汇研究,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四、坚持远近结合,推进能源结构优化调整。一是近期要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现有煤电机组升级改造。增强煤炭、天然气、石油等储备能力。推进“天然气替代”,实施“煤改气”、“煤改电”,发展分布式能源,支持华电青岛天然气热电联产等大型燃机项目建设投产。推进“电能替代”,提高居民生活、交通等领域电气化水平,加快电动汽车推广使用,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做好分布式光伏整县(市、区)试点推进工作。二是中远期要积极研究发展海上风电和光伏发电,稳妥扩大利用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等,推动可再生能源多元化、协同化、规模化发展。加快氢能源产业发展和氢能利用实践,打造集研发、生产、示范为一体的氢能产业基地。三是重新评估我市新能源资源,研究规划小型堆、核能“水热同传”等项目在“十五五”期间落地。 五、创新市场机制,完善能源市场体系制度建设。一是积极稳妥地落实推进煤、油、气、电、新能源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形成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合理补偿的能源价格机制。二是完善相关金融配套政策,建立能源投融资体系,设立由政府引导、企业和机构共同发起的能源发展基金,鼓励引导民间资本有序参与能源领域投资运营。三是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实施能源审计制度,健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