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太清宫背负群山,前临大海,院内古树参天,浓荫蔽地,环境幽雅,气候适宜。素以山海奇观、道教文化和古树名木而闻名遐迩,自古以来,便被誉为“神仙之府,灵异之宅”。因地势环山面海,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葱茏茂盛,故又被誉为“北国小江南”。
最早在崂山修道的是西汉年间的黄老道家人物张廉夫,被奉为崂山太清宫的开山始祖。正式称宫则始于北宋初年,由宋太祖赵匡胤敕建,作为着名崂山道士刘若拙的道场。直到金元以前,崂山各道观所信奉的是正一道各教派。金末元初,全真高道刘处玄、丘处机相继登临崂山传教,崂山各道观尽归宗于全真门下,崂山逐步取代了昆俞山,成为全真道在山东的传教中心。明清两朝,崂山高道云集,其中影响最大的当为明代的张三丰。张三丰不但为崂山留下了内家拳艺,还从海岛上为崂山移来了第一株山茶,植于太清宫三官殿院内。
2001年以来,崂山太清宫又陆续新建了山门、钟鼓楼、元辰阁、元君阁、混元殿等殿堂建筑,使殿堂总数达到十三座,其建筑规模超越以往任何历史时期。崂山太清宫现供奉神像118尊,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道教宫观之一,也是青岛市重要的旅游和展示道教文化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