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 首页>工作动态
        【青博微课堂】文物里的廉政故事(一)
        字号大小:[ ]

        喜迎党的二十大,文物话清廉。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青岛市博物馆推出“文物里的廉政故事”系列#青博微课堂#,再现文物中蕴藏的清廉风骨、清廉符号,多角度诠释清廉文化,弘扬崇廉风尚。

        《孟子》曰:“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意思是说用秤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古人行事的分寸感,很大一部分便是来自于日常生活中的“量”。

        中国古代的测量,简称“度量衡”:度万物、量天地、衡公平,而公平公正是度量衡器物本身穿越千年不变的心声。

        咸丰七年(1857年),山东胶县灵山卫(位于今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辖区)一带出土了三件带有铭文的青铜器。经鉴定,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齐国三量”,战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齐国量器,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齐国量器。

        其中第一件量器“子禾子釜”又名“丘关釜”,实测容积20460毫升。腹壁上刻有铭文9行、108字,这篇铭文是中国至今所见最早有关度量衡管理的法规条例,具体反映了当时量器标准的校订和违规者处罚规则。

        铭文中出现的“子禾子”即田和子,此釜是子禾子当齐侯之前铸造的“家量”,与诸侯王铸造的“公量”有别。春秋晚期的齐国,“公量”与“家量”并存,公量小,家量大。用家量出贷粮食,用公量收,田氏一族广得民心,为此后取代齐康王成为齐国的国君奠定了基础,田成子窃齐的故事也由此而来。

        第二件量器“陈纯釜”也称“左关釜”。陈纯釜将监制和制器人名铸在器物上,反映了战国时期对度量衡管理和器物制作的重视,是研究战国时代容量的单位和度量管理制度的重要实物资料。

        第三件量器“左关鉌”材质为青铜,呈半球状,在其口沿处有一半球状的流,制作精良。铜鉌外壁刻有铭文:“左关之鉌”。子禾子釜、陈纯釜、左关鉌是现存器身有铭文,能说明年代和量值的最早的量器。

        根据上海博物馆实测,这三件量器之间的容量关系为一釜等于十鉌。

        金家口众油坊公议较准的石斛(量器)

        青岛市博物馆藏

        度量衡家族都有哪些成员?计量,中国古称度量衡,是计量长短、容积、轻重的统称。“度”计量长短,“量”计量容积,“衡”计量轻重。除了量器一族外,还有尺度衡器

        目前所见最早的尺,有传世的商骨尺和商牙尺。相传春秋末期鲁国的着名工匠公输班,由他首创使用的鲁班尺,历代相传,享有“万家不差毫厘”之誉。汉代的新莽铜卡尺,其用途和现代卡尺基本相同,说明当时手工业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新莽铜卡尺现收藏扬州市博物馆,属国家一级文物。

        天地之间有杆秤”,这是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歌曲《清官谣》的唱词。杆秤至晚在公元六世纪已在我国广泛使用。杆秤,作为重要的衡器之一,大到千斤,小到一钱,都可以称量。南斗六北斗七再添福禄寿,手握秤杆三尺有神明。杆秤在民间是公平公正的象征和天地良心的标尺。

        青岛市博物馆藏二十世纪中期山东胶县地主西松鹤收租用的秤,比市秤每百斤大两倍。

        历史上,计量元素常常被注入廉政文化,使得抽象的文化变得形象生动。“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人主欲自知,则必直士”出自《吕氏春秋·自知》。“准绳”和“规矩”原本表示具体的测量和绘图工具,后表示抽象的准则、法度之义。

        还有“章程”一词来自刘邦命令张苍定立法和度量衡程式,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传颂千年……度万物、量天地、衡公平,度量衡所折射的廉洁内涵意境深远,度量衡文物中也闪光着古人廉洁奉公、克己守礼的生活政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