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再加速 区域协同为发展提供强引擎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2-12-12
        字体大小: 打印

        2020年,山东省出台《关于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快胶东经济圈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等市一体化发展,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

        两年多来,随着胶东五市合作机制不断健全,胶东经济圈围绕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进行突破,合作成果不断涌现,城市的联系更为紧密,依托“1+N”规划政策体系,携手推进五市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

        党的二十大指出,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胶东五市共实现生产总值27261亿元,在山东省占比超过42%,贡献率超过50%。数据背后,也彰显了胶东五市在区域协调发展中,为经济持续增长带来的强劲韧性和作用。胶东经济圈正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聚焦重点领域 一体化发展走向深入

        城市联系更为密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产业创新协同共进,群众办事快捷高效……胶东经济圈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更要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来保持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流动畅通,近年来胶东经济圈不断提速增效,多方面、深层次跑出更快加速度。

        基础设施上,发布总投资1997亿元的10个交通一体化标志性工程,潍莱高铁、文莱高速、大莱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等建成通车,潍烟铁路、莱荣铁路、董梁高速、明董高速、荣乌高速等加快建设,实施G204烟沪线、S219灰里线等国省道“瓶颈路”改造提升工程,日照、青岛实现两市市际公交同站换乘。

        官路水库开工建设,峡山水库战略水源地水质提升保护工程顺利完工。胶东经济圈公共数据开放专区启动建设,打造胶东经济圈“数据会客厅”。联合开展交通站场、公交站点设置等地方标准制定,完善交通领域区域标准体系。

        产业创新上,胶东经济圈始终将产业创新协同作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推进智能家电、轨道交通、现代化工、海工装备等13个产业链联盟建设,目前已吸引胶东五市会员企业400多家。

        充分发挥“半岛科创联盟”平台作用,聚集胶东五市高校院所、骨干企业、科技服务机构等资源,常态化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2022年已对接服务企业1467次,发布企业真实需求1564次,推送企业有效科技成果1390项。

        加快推进五市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协同推进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区建设,依托胶东五市共建的全国首个工业互联网场景赋能公共服务平台,累计注册服务商494家、企业4919家,达成合作意向近800个,实施场景赋能“千企千景”工程,新发布“工业赋能”“未来城市”场景500个。

        公共服务上,城市距离越来越“近”,在全省首创政务服务“跨市通办”新模式,32项胶东五市帮办代办服务事项纳入平台,事项总量扩大到102项。推进公安政务服务标准化,同一事项在五市间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111项业务网上跨域通办。

        实施胶东经济圈优化营商环境跨地区“一体化”协同改革试点、住房公积金转移接续实现“同城化”待遇、实现医保个人账户省内“一卡通行”医疗机构全覆盖,超过1300家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开通异地联网结算。胶东五市有了更多“同城待遇”,区域发展引力更为强劲。

        生态环境上,实施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报预警会商,实现五市重污染天气应急联防联控。五市间签订跨市界地表水断面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并完成资金清算任务,强化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控。加强跨区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协同应对跨市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五市间实现市级土壤污染防治专家库共享,协同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文化旅游上,发起“胶东经济圈邮轮人才培养联盟”“胶东经济圈中职烹饪教育协同发展联盟”,推动胶东五市职业教育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人才共用。五市文旅联盟在北京、成都等地联合举办胶东文旅推介活动,策划推出40余条精品自驾游线路,胶东半岛自驾游入选文旅部十大精品线路。推出多项面向五市市民的优惠政策,建立“胶东经济圈文旅联盟矩阵”进行文旅资源联合展示、联合推介。大力推广并规范使用“胶东之礼”品牌形象标识,已取得18个品类的商标注册证书。

        以平台思维打破壁垒 注入更强动能

        快速发展是近年来胶东经济圈的真实写照。

        胶东经济圈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加快形成了多个五市深度合作的共同平台,以平台思维打造了多主体的共赢生态圈。整合各地优势,取长补短,在注重发挥平台赋能作用的同时,聚焦区域内的产业发展优势特点,进一步促进一体化务实合作。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联席办工作会议上了解到,近年来,开放、县域、资本三大平台作为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与资金投入,“平台思维”进一步引爆了胶东经济圈的“活力因子”。

        在开放平台方面。近年来,先后举办2020·青岛·陆海联动研讨会,五市与沿黄9省(区)省会城市签署了沿黄“9+5”城市陆海联动开放合作倡议。在北京联合举办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推介大会。青岛、烟台自贸片区与潍坊、威海、日照等联动创新区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青岛自贸片区与烟台片区共同总结形成“知识产权跨域协同保护‘3+2+1+1’新模式”。上合示范区依托国家战略优势和投资平台资源,与高密、利津等地经济开发区开展合作。

        举办中国(青岛)跨境电商博览会暨华北跨境贸易选品对接会、2022年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中韩(威海)跨境电商大会,促进胶东五市跨境电商合作发展。

        在县域平台方面。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于今年1月成为首个省级一体化先行区,莱西莱阳两市合资成立全省首个跨区域一体化平台运营公司,成功导入总投资270亿元的45个项目,双莱之间160余个事项实现跨市通办,并颁出全省首张跨区域营业执照。

        胶州与高密、诸城、寿光签订《跨区通办协议》,成功举办胶州-高密-诸城-寿光四市产业对接座谈会暨龙头企业战略协议签约仪式,潍坊福田汽车、青岛软控等18家重点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胶州高密两市举行税收一体化签约仪式,中铁联集中心站与多家潍坊市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在资本平台方面。推动山东半岛城市群基础设施投资基金设立,主要投向胶东经济圈基础设施建设及城市升级改造项目,已建立包含220个项目、总投资7733亿元的项目库。25家法人金融机构组建胶东经济圈金融合作联盟。发挥蓝海股权交易中心作用,服务胶东五市1845家企业挂牌融资,占全部挂牌企业的87.1%,其中2022年五市新增挂牌企业101家,累计助力胶东五市企业实现各类融资约145亿元,约占总融资数的46%。五市共同发起设立胶东文旅产业发展基金,基金总规模5亿元。

        重点领域突破 加快胶东经济圈互联互通

        一个区域的发展崛起,绝非一日之功。对于胶东经济圈而言,更应放眼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先行者,不断汲取经验,着眼发展大局,开展更多探索。

        目前,从胶东经济圈整体来看,培育形成以青岛为龙头、湾区经济为带动、临港经济为支撑的产业布局,共同打造国际先进的产业集群,仍是当前胶东五市亟需共同研究、同向发力、协同推进的重要方面。

        围绕这一重点,近年来,胶东五市在各自重点领域加强突破力度,相互连接更为紧密。如烟台聚力推动海工装备制造、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威海围绕先进生物医用材料产业链、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提高产业协作水平,提升产业链创新链合作能级;潍柴集团在青岛建设全球未来科技研发中心和科技孵化中心,落地新能源关键零部件、海洋装备制造等项目,积极打造胶东半岛高端制造产业集群;歌尔将全球研发中心落户青岛崂山,为青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搭建起绝佳发展平台;日照发挥日照钢铁、汽车等产业优势,借助海尔集团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区域产业链整合、供应链互补、创新链共享等。

        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还将聚焦重点领域,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突破瓶颈期,持续提升影响力。按照山东省统一部署,打造山东半岛城市群济青发展轴带;开展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链供应链互补、自贸试验区等同城化实验;以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胶州高密协作区为主攻方向,推动市际县域合作区建设。同时,胶东经济圈未来还将在交通、产业、民生、开放等四大重点领域进行突破,进一步加快胶东经济圈互联互通。

        2020年,山东省出台《关于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快胶东经济圈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等市一体化发展,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

        两年多来,随着胶东五市合作机制不断健全,胶东经济圈围绕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进行突破,合作成果不断涌现,城市的联系更为紧密,依托“1+N”规划政策体系,携手推进五市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

        党的二十大指出,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胶东五市共实现生产总值27261亿元,在山东省占比超过42%,贡献率超过50%。数据背后,也彰显了胶东五市在区域协调发展中,为经济持续增长带来的强劲韧性和作用。胶东经济圈正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聚焦重点领域 一体化发展走向深入

        城市联系更为密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产业创新协同共进,群众办事快捷高效……胶东经济圈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更要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来保持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流动畅通,近年来胶东经济圈不断提速增效,多方面、深层次跑出更快加速度。

        基础设施上,发布总投资1997亿元的10个交通一体化标志性工程,潍莱高铁、文莱高速、大莱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等建成通车,潍烟铁路、莱荣铁路、董梁高速、明董高速、荣乌高速等加快建设,实施G204烟沪线、S219灰里线等国省道“瓶颈路”改造提升工程,日照、青岛实现两市市际公交同站换乘。

        官路水库开工建设,峡山水库战略水源地水质提升保护工程顺利完工。胶东经济圈公共数据开放专区启动建设,打造胶东经济圈“数据会客厅”。联合开展交通站场、公交站点设置等地方标准制定,完善交通领域区域标准体系。

        产业创新上,胶东经济圈始终将产业创新协同作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推进智能家电、轨道交通、现代化工、海工装备等13个产业链联盟建设,目前已吸引胶东五市会员企业400多家。

        充分发挥“半岛科创联盟”平台作用,聚集胶东五市高校院所、骨干企业、科技服务机构等资源,常态化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2022年已对接服务企业1467次,发布企业真实需求1564次,推送企业有效科技成果1390项。

        加快推进五市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协同推进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区建设,依托胶东五市共建的全国首个工业互联网场景赋能公共服务平台,累计注册服务商494家、企业4919家,达成合作意向近800个,实施场景赋能“千企千景”工程,新发布“工业赋能”“未来城市”场景500个。

        公共服务上,城市距离越来越“近”,在全省首创政务服务“跨市通办”新模式,32项胶东五市帮办代办服务事项纳入平台,事项总量扩大到102项。推进公安政务服务标准化,同一事项在五市间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111项业务网上跨域通办。

        实施胶东经济圈优化营商环境跨地区“一体化”协同改革试点、住房公积金转移接续实现“同城化”待遇、实现医保个人账户省内“一卡通行”医疗机构全覆盖,超过1300家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开通异地联网结算。胶东五市有了更多“同城待遇”,区域发展引力更为强劲。

        生态环境上,实施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报预警会商,实现五市重污染天气应急联防联控。五市间签订跨市界地表水断面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并完成资金清算任务,强化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控。加强跨区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协同应对跨市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五市间实现市级土壤污染防治专家库共享,协同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文化旅游上,发起“胶东经济圈邮轮人才培养联盟”“胶东经济圈中职烹饪教育协同发展联盟”,推动胶东五市职业教育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人才共用。五市文旅联盟在北京、成都等地联合举办胶东文旅推介活动,策划推出40余条精品自驾游线路,胶东半岛自驾游入选文旅部十大精品线路。推出多项面向五市市民的优惠政策,建立“胶东经济圈文旅联盟矩阵”进行文旅资源联合展示、联合推介。大力推广并规范使用“胶东之礼”品牌形象标识,已取得18个品类的商标注册证书。

        以平台思维打破壁垒 注入更强动能

        快速发展是近年来胶东经济圈的真实写照。

        胶东经济圈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加快形成了多个五市深度合作的共同平台,以平台思维打造了多主体的共赢生态圈。整合各地优势,取长补短,在注重发挥平台赋能作用的同时,聚焦区域内的产业发展优势特点,进一步促进一体化务实合作。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联席办工作会议上了解到,近年来,开放、县域、资本三大平台作为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与资金投入,“平台思维”进一步引爆了胶东经济圈的“活力因子”。

        在开放平台方面。近年来,先后举办2020·青岛·陆海联动研讨会,五市与沿黄9省(区)省会城市签署了沿黄“9+5”城市陆海联动开放合作倡议。在北京联合举办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推介大会。青岛、烟台自贸片区与潍坊、威海、日照等联动创新区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青岛自贸片区与烟台片区共同总结形成“知识产权跨域协同保护‘3+2+1+1’新模式”。上合示范区依托国家战略优势和投资平台资源,与高密、利津等地经济开发区开展合作。

        举办中国(青岛)跨境电商博览会暨华北跨境贸易选品对接会、2022年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中韩(威海)跨境电商大会,促进胶东五市跨境电商合作发展。

        在县域平台方面。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于今年1月成为首个省级一体化先行区,莱西莱阳两市合资成立全省首个跨区域一体化平台运营公司,成功导入总投资270亿元的45个项目,双莱之间160余个事项实现跨市通办,并颁出全省首张跨区域营业执照。

        胶州与高密、诸城、寿光签订《跨区通办协议》,成功举办胶州-高密-诸城-寿光四市产业对接座谈会暨龙头企业战略协议签约仪式,潍坊福田汽车、青岛软控等18家重点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胶州高密两市举行税收一体化签约仪式,中铁联集中心站与多家潍坊市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在资本平台方面。推动山东半岛城市群基础设施投资基金设立,主要投向胶东经济圈基础设施建设及城市升级改造项目,已建立包含220个项目、总投资7733亿元的项目库。25家法人金融机构组建胶东经济圈金融合作联盟。发挥蓝海股权交易中心作用,服务胶东五市1845家企业挂牌融资,占全部挂牌企业的87.1%,其中2022年五市新增挂牌企业101家,累计助力胶东五市企业实现各类融资约145亿元,约占总融资数的46%。五市共同发起设立胶东文旅产业发展基金,基金总规模5亿元。

        重点领域突破 加快胶东经济圈互联互通

        一个区域的发展崛起,绝非一日之功。对于胶东经济圈而言,更应放眼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先行者,不断汲取经验,着眼发展大局,开展更多探索。

        目前,从胶东经济圈整体来看,培育形成以青岛为龙头、湾区经济为带动、临港经济为支撑的产业布局,共同打造国际先进的产业集群,仍是当前胶东五市亟需共同研究、同向发力、协同推进的重要方面。

        围绕这一重点,近年来,胶东五市在各自重点领域加强突破力度,相互连接更为紧密。如烟台聚力推动海工装备制造、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威海围绕先进生物医用材料产业链、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提高产业协作水平,提升产业链创新链合作能级;潍柴集团在青岛建设全球未来科技研发中心和科技孵化中心,落地新能源关键零部件、海洋装备制造等项目,积极打造胶东半岛高端制造产业集群;歌尔将全球研发中心落户青岛崂山,为青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搭建起绝佳发展平台;日照发挥日照钢铁、汽车等产业优势,借助海尔集团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区域产业链整合、供应链互补、创新链共享等。

        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还将聚焦重点领域,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突破瓶颈期,持续提升影响力。按照山东省统一部署,打造山东半岛城市群济青发展轴带;开展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链供应链互补、自贸试验区等同城化实验;以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胶州高密协作区为主攻方向,推动市际县域合作区建设。同时,胶东经济圈未来还将在交通、产业、民生、开放等四大重点领域进行突破,进一步加快胶东经济圈互联互通。

        2020年,山东省出台《关于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加快胶东经济圈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等市一体化发展,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

        两年多来,随着胶东五市合作机制不断健全,胶东经济圈围绕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进行突破,合作成果不断涌现,城市的联系更为紧密,依托“1+N”规划政策体系,携手推进五市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

        党的二十大指出,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胶东五市共实现生产总值27261亿元,在山东省占比超过42%,贡献率超过50%。数据背后,也彰显了胶东五市在区域协调发展中,为经济持续增长带来的强劲韧性和作用。胶东经济圈正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聚焦重点领域 一体化发展走向深入

        城市联系更为密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产业创新协同共进,群众办事快捷高效……胶东经济圈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更要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来保持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流动畅通,近年来胶东经济圈不断提速增效,多方面、深层次跑出更快加速度。

        基础设施上,发布总投资1997亿元的10个交通一体化标志性工程,潍莱高铁、文莱高速、大莱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等建成通车,潍烟铁路、莱荣铁路、董梁高速、明董高速、荣乌高速等加快建设,实施G204烟沪线、S219灰里线等国省道“瓶颈路”改造提升工程,日照、青岛实现两市市际公交同站换乘。

        官路水库开工建设,峡山水库战略水源地水质提升保护工程顺利完工。胶东经济圈公共数据开放专区启动建设,打造胶东经济圈“数据会客厅”。联合开展交通站场、公交站点设置等地方标准制定,完善交通领域区域标准体系。

        产业创新上,胶东经济圈始终将产业创新协同作为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推进智能家电、轨道交通、现代化工、海工装备等13个产业链联盟建设,目前已吸引胶东五市会员企业400多家。

        充分发挥“半岛科创联盟”平台作用,聚集胶东五市高校院所、骨干企业、科技服务机构等资源,常态化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2022年已对接服务企业1467次,发布企业真实需求1564次,推送企业有效科技成果1390项。

        加快推进五市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协同推进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区建设,依托胶东五市共建的全国首个工业互联网场景赋能公共服务平台,累计注册服务商494家、企业4919家,达成合作意向近800个,实施场景赋能“千企千景”工程,新发布“工业赋能”“未来城市”场景500个。

        公共服务上,城市距离越来越“近”,在全省首创政务服务“跨市通办”新模式,32项胶东五市帮办代办服务事项纳入平台,事项总量扩大到102项。推进公安政务服务标准化,同一事项在五市间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111项业务网上跨域通办。

        实施胶东经济圈优化营商环境跨地区“一体化”协同改革试点、住房公积金转移接续实现“同城化”待遇、实现医保个人账户省内“一卡通行”医疗机构全覆盖,超过1300家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开通异地联网结算。胶东五市有了更多“同城待遇”,区域发展引力更为强劲。

        生态环境上,实施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报预警会商,实现五市重污染天气应急联防联控。五市间签订跨市界地表水断面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并完成资金清算任务,强化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控。加强跨区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协同应对跨市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五市间实现市级土壤污染防治专家库共享,协同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文化旅游上,发起“胶东经济圈邮轮人才培养联盟”“胶东经济圈中职烹饪教育协同发展联盟”,推动胶东五市职业教育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人才共用。五市文旅联盟在北京、成都等地联合举办胶东文旅推介活动,策划推出40余条精品自驾游线路,胶东半岛自驾游入选文旅部十大精品线路。推出多项面向五市市民的优惠政策,建立“胶东经济圈文旅联盟矩阵”进行文旅资源联合展示、联合推介。大力推广并规范使用“胶东之礼”品牌形象标识,已取得18个品类的商标注册证书。

        以平台思维打破壁垒 注入更强动能

        快速发展是近年来胶东经济圈的真实写照。

        胶东经济圈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加快形成了多个五市深度合作的共同平台,以平台思维打造了多主体的共赢生态圈。整合各地优势,取长补短,在注重发挥平台赋能作用的同时,聚焦区域内的产业发展优势特点,进一步促进一体化务实合作。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联席办工作会议上了解到,近年来,开放、县域、资本三大平台作为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与资金投入,“平台思维”进一步引爆了胶东经济圈的“活力因子”。

        在开放平台方面。近年来,先后举办2020·青岛·陆海联动研讨会,五市与沿黄9省(区)省会城市签署了沿黄“9+5”城市陆海联动开放合作倡议。在北京联合举办胶东经济圈一体化推介大会。青岛、烟台自贸片区与潍坊、威海、日照等联动创新区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青岛自贸片区与烟台片区共同总结形成“知识产权跨域协同保护‘3+2+1+1’新模式”。上合示范区依托国家战略优势和投资平台资源,与高密、利津等地经济开发区开展合作。

        举办中国(青岛)跨境电商博览会暨华北跨境贸易选品对接会、2022年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中韩(威海)跨境电商大会,促进胶东五市跨境电商合作发展。

        在县域平台方面。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于今年1月成为首个省级一体化先行区,莱西莱阳两市合资成立全省首个跨区域一体化平台运营公司,成功导入总投资270亿元的45个项目,双莱之间160余个事项实现跨市通办,并颁出全省首张跨区域营业执照。

        胶州与高密、诸城、寿光签订《跨区通办协议》,成功举办胶州-高密-诸城-寿光四市产业对接座谈会暨龙头企业战略协议签约仪式,潍坊福田汽车、青岛软控等18家重点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胶州高密两市举行税收一体化签约仪式,中铁联集中心站与多家潍坊市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在资本平台方面。推动山东半岛城市群基础设施投资基金设立,主要投向胶东经济圈基础设施建设及城市升级改造项目,已建立包含220个项目、总投资7733亿元的项目库。25家法人金融机构组建胶东经济圈金融合作联盟。发挥蓝海股权交易中心作用,服务胶东五市1845家企业挂牌融资,占全部挂牌企业的87.1%,其中2022年五市新增挂牌企业101家,累计助力胶东五市企业实现各类融资约145亿元,约占总融资数的46%。五市共同发起设立胶东文旅产业发展基金,基金总规模5亿元。

        重点领域突破 加快胶东经济圈互联互通

        一个区域的发展崛起,绝非一日之功。对于胶东经济圈而言,更应放眼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先行者,不断汲取经验,着眼发展大局,开展更多探索。

        目前,从胶东经济圈整体来看,培育形成以青岛为龙头、湾区经济为带动、临港经济为支撑的产业布局,共同打造国际先进的产业集群,仍是当前胶东五市亟需共同研究、同向发力、协同推进的重要方面。

        围绕这一重点,近年来,胶东五市在各自重点领域加强突破力度,相互连接更为紧密。如烟台聚力推动海工装备制造、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等新兴产业;威海围绕先进生物医用材料产业链、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提高产业协作水平,提升产业链创新链合作能级;潍柴集团在青岛建设全球未来科技研发中心和科技孵化中心,落地新能源关键零部件、海洋装备制造等项目,积极打造胶东半岛高端制造产业集群;歌尔将全球研发中心落户青岛崂山,为青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搭建起绝佳发展平台;日照发挥日照钢铁、汽车等产业优势,借助海尔集团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区域产业链整合、供应链互补、创新链共享等。

        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还将聚焦重点领域,调动各方积极性,推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突破瓶颈期,持续提升影响力。按照山东省统一部署,打造山东半岛城市群济青发展轴带;开展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链供应链互补、自贸试验区等同城化实验;以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胶州高密协作区为主攻方向,推动市际县域合作区建设。同时,胶东经济圈未来还将在交通、产业、民生、开放等四大重点领域进行突破,进一步加快胶东经济圈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