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青岛市科技局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0-08-21 来源 : 青岛市科技局
        字体大小: 打印

            今年以来,市科技局聚焦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两条战线,主动靠前服务,创新工作模式,持续深化科技引领城建设,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打造高端平台,抢占创新高地

            1.建设重大创新平台。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研发万米级深海水下滑翔机刷新下潜深度世界纪录,与俄罗斯希尔绍夫海洋研究所共建北极联合研究中心,冷冻电镜中心完成设备安装并开展联合测试。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建设,中车工业研究院(青岛)等7家合作单位签约成立。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完成主体施工。山东能源研究院加快立项建设。

            2.培育大科学装置群。支持吸气式发动机热物理试验装置和海洋生态系统研究设施申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已由中科院正式提交国家发改委评审。

            3.布局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已建2批共202家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全部依托高企,通过挂牌增信助力企业发展。建设创新创业共同体,新获批5G高新视频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总数达3家,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创新生态。

            (二)强化产业培育,夯实发展根基

            1.强化科技企业培育。深化高企上市行动,精准服务培育库内62家重点高企,邀请知名证券机构为拟上市高企提供培训辅导,帮助企业对接高端上市服务资源。上半年已有威奥轨道、高测股份、森麒麟3家高企上市或过会。针对疫情建立科技资金审核绿色通道,提前拨付高企认定奖励和研发投入奖励7.62亿元,惠及科技型企业2900余家。上半年公布三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入库企业达2064家。

            2.推进重点科技项目。推动引进中科院理化所在青建设未来大健康技术创新研究院,导入光动力医学创新等项目。与北京建工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智能建造、环境修复、装配式制造等领域开展合作。“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项目签约落地,打造国家级空间信息产业国际科技创新园。推进“中国智谷”项目,吸引集聚泛人工智能企业,助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3.建设一流科技园区。推动高新区加快发展,印发《青岛高新区火炬统计工作制度》,组建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运行监测及评估中心,健全高新区“一区多园”统筹发展机制。制定科教产融合园区建设方案,挖掘科教资源科技创新供给能力,推动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

            4.促进科技惠及民生。启动三轮科技应急攻关,面向疫情防控需求,协调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资助病毒核酸检测和非接触式技术等项目研发,为疫情防控提供科技支撑。实施科技惠民专项,结合突破平度莱西攻势,布局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听力和耳聋基因联合筛查“筛诊治”一体化体系,聚焦危害人体健康的重大疾病、地方多发病等领域开展临床应用研究。

            (三)完善服务体系,优化创新生态

            1.促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推动科创母基金健康运作,深入对接并储备超过130只子基金、规模超600亿元,储备直投项目30余个、规模超200亿元。4月,首批合作的4只子基金顺利签约,其中同创伟业投向工业互联网重点项目卡奥斯平台。加快科技金融产品扩面增量,做大“投保贷联动”业务规模,1-6月为36家次企业提供贷款1.8亿元。深化金企对接,促进商业银行上半年为1264家科技企业发放贷款338亿元。

            2.开展孵化器提升行动。推进引进机构落地做实,华夏基石建设“产业孵化/加速器”+“上市公司北方总部基地”,导入7家上市公司或头部企业,4家已注册落地。春光里创投生态综合体即将投用,已有8家意向企业。创业黑马建设独角兽加速基地,引进注册企业60家,其中准独角兽区域总部企业1家、高成长企业18家。中国科技开发院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和产业培育平台,已引进注册企业38家。布局建设异地孵化器,探索“双城双园”双向孵化机制,已有青岛天安(深圳)科技企业孵化器、胶州(深圳)科技创新中心、莱西-北京技术转移企业孵化器先后建成落地。

            3.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推进成立半岛科创联盟,召开胶东五市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座谈会,协同五市高校院所、知名企业、孵化器、创投风投、技术转移、行业协会等创新平台和要素,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建立“局校会商”制度, 围绕重点攻关项目与地方产业需求,与驻青高校开展深入合作,提升高校服务地方发展能力。推动青岛科技大学成立青岛工业互联网学院,构筑工业互联网领域人才高地。

            (四)优化科技管理,激发内生动力

            1.加强科技引领谋划。印发《青岛市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作战方案2.0版》,持续打好人才、资本、产业、平台、服务五大攻坚战,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推动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落地落实见成效。编制《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实施方案(2020-2025年)》,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标杆,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

            2.增强科技人才支撑。集聚高端创新人才,9人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推荐 19人申报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推荐26人申报泰山学者青年专家计划。海尔集团、青岛农业大学成功入选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优化科技人才服务,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不见面审批”,全程网上办理,发放电子许可3444份。

            3.完善科研诚信体系。出台《科技监督和评估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充分发挥监督评估专业化机构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委托第三方开展科技计划监督和评估工作。印发《科技计划项目验收管理暂行办法》,弱化论文、职称、学历、奖项等评价指标,建立科学规范的科技评价体系。

            二、存在问题

            1.疫情影响仍然存在。国外疫情持续发展,我市部分科技企业订单减少,产品无法按计划出入境。由于疫情,部分科技项目招引与建设不同程度受阻,中国·青岛创新节等大型活动推迟。

            2.创新生态仍需完善。科创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仍融资困难,科技金融板块需继续放量支持中小微科技企业;高校院所关注论文专利而不关注成果转化现状还未根本改变等。

            3.企业主体仍待加强。作为“四链合一”重要载体,科技型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仍不够壮大,特别是缺少大体量的科技头部企业和高科技上市企业。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一步,将紧盯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等国家战略,紧盯市委市政府关于工业互联网、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重大决策部署,紧盯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加快打造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

            1.突出科技创新规划牵引。把握国家、省、市“十四五”规划的机遇窗口期,聚焦重大事项、重大项目、重大政策,积极与科技部、省科技厅对接,争取获得更多国家、省支持。

            2.突出科技创新国际化特色。加强与日、韩、德、以、乌等重点国家科技合作,统筹国内外创新资源,提升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择机举办中国·青岛创新节等国际特色创新创业活动。

            3.突出科技创新海洋特色。推进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超算升级、冷冻电镜、海洋大数据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年内投入运行。推进山东省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建设,打造海洋专业孵化器。

            4.突出创新创业生态营造。支持海创汇等本地优势孵化器专业化发展。在以色列、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地布局海外孵化器。推动科创母基金积极稳健加快投出。组织开展第二批科技金融特派员培训。加快成立半岛科创联盟。争取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试点。在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等设立外籍人才服务专窗。

            5.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队伍,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争取高企突破4000家。加快引进中关村医学转化中心、亚洲疫苗研究院等项目。争取中科院“高端轴承自主可控制造”先导专项尽快落地。推动山东能源研究院年内开工。积极争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