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关于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意见
        字体大小: 打印
      1. 年度期数 第十一期
      2. 总期刊数 总第四十七期
      3. 成文日期 2004-09-01
      4. 编号 青政发〔2003〕35号

      5. 各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为适应我国入世后经济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尽快建立既符合世贸组织规则,又能保护本国利益,促进我市经济发展的技术标准体系,减少因技术标准落后而形成的贸易壁垒,提高我市产业和产品的综合竞争力,现就全面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手段,以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产品国际竞争力为目的,以市场需求、社会需求和国家安全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坚持以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政府宏观指导、科技强力推动、主管部门负责、社会广泛参与、各方协调一致的原则,努力提高我市技术标准总体水平和全社会的标准化意识,发挥我市名牌企业的优势和作用,打造进入国际标准研制行列的绿色通道,形成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需要的技术标准工作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建立和完善我市技术标准体系,掌握先进技术和经济竞争的主动权。推进全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我市的综合竞争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我市企业及产品与国际市场接轨,减少因技术标准落后而形成的贸易壁垒,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到2010年,力争使我市技术标准成为经济、贸易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第一产业中60%以上的农副产品实现从育苗、种(养)殖到产品加工的全程标准化管理;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的采用率达到80%以上;引导鼓励小型企业采用国内外先进标准,企业的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技术标准知识的普及率达到100%;在第三产业中积极推广和实施标准化管理,并结合我市服务行业的特点,制定我市的服务行业标准;建设一批具有我市产业特色且对全国具有一定示范作用的技术标准应用推广示范基地;发挥我市特色产业的生产优势和技术优势,研究制定出一批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进一步加强商检、海关、检验检测等部门的建设,充分发挥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的作用。力争使全市主要产业基本适应国家和国际经济竞争的需要,提高参与国家和国际标准化活动中的地位
        和影响力。
          三、主要任务
          (一)建立和完善适应我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技术标准体系。加强国家、国际标准化总体发展的动态研究,尽快建立既符合世界贸易规则,又能保护本国利益,促进我市经济发展的技术标准体系。
          (二)以解决关键技术性贸易措施为出发点,推动技术标准战略的实施。针对我市进出口贸易的迫切需求,建立技术标准预警机制等保障体系。(三)建立技术标准科研机构,加强技术标准人才队伍建设。要将质监系统技术机构的改革与建立技术标准科研机构结合起来,建立有利于我市经济健康发展的技术标准科研机构;加大对技术标准后备人才、在职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培训,特别要抓紧技术标准国际人才的培养,建立一支高标准、国际化的技术标准梯次人才队伍。(四)结合我市的产业优势,重点建设一批具有我市产业特色的技术标准示范基地,推进全市技术标准的推广应用工作。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质监管理部门要把技术标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成为联系政府与企业的纽带和桥梁;要加大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试点示范力度,建设一批技术标准应用推广示范基地。(五)研制一批
        具有我市产业特色的重要技术标准。鼓励引导和重点支持具有一定生产优势、技术优势的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重要领域的技术标准研制。重点在涉及社会环境、人身财产健康以及我市特色优势等领域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计量检测手段方面有所突破。(六)努力提高全市技术标准意识。在社会各领域形成关注技术标准,重视技术标准研制、推广和应用的良好氛围,鼓励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内外先进标准,转变现有技术标准工作中各级政府贯彻执行为主的传统方式,使其成为经济、科技发展过程中社会各界的自觉行动,营造全社会技术标准推广应用普及的最佳环境,提高全市技术标准的总体水平。(七)构建新型技术标准运行机制。研究、探索并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宏观调控与服务,社会广泛参与的新型技术标准运行机制。(八)积极推进技术标准的中介服务体
        系建设。要积极鼓励、引导相关科研院所转制成为技术标准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鼓励与技术标准相关的标准研制、检疫检测、计量、认证认可等机构的发展。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质监管理部门应大力推动技术标准中介机构的发展,积极引导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为企业提供技术标准服务,共同构建技术标准中介服务体系。(九)大力推动技术标准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和健全。针对入世后我市的技术标准法律法规与经济建设的不适应性,尽快制定、完善相关技术标准法律法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技术标准法律法规体系。(十)采取措施改善技术标准信息体系的支撑环境和条件。要积极实现与国家级技术标准信息系统的联网,开发建设各类标准数据库,建立相应的技术标准服务网站,为社会提供咨询服务平台,特别是使企业能够迅速准确地对我国的技术标准进行查询和信息反馈,增强我市的技
        术标准工作支撑环境。(十一)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制定的相关活动,进一步扩大技术标准的国际间、区域性交流与合作。要在国际标准制定、采标应用等方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通过参加国家、国际标准的修订及起草工作,尽力将我市优势产业相关标准提升为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特别要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研制和国际交流活动,企业要将参与技术标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并指定专人负责。对长期参与国际标准研制的企业和个人,可简化其在国际交流过程中的相关审批程序,并给予必要的经费补助。
          四、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对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工作的领导,完善联合推动机制,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技术标准战略由市科技局和市质监局共同组织实施,负责战略实施的总体推进工作,协调并处理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建立由市分管领导和市科技局、质监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市实施技术标准战略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组织领导。加强与国家各部门间的协调,建立技术标准“通报制度”、“信息沟通制度”和“进出口安全”等制度。充分调动科技、质监、企业和中介机构等社会各方的积极性,联合推动技术标准战略的实施。(二)强化研究开发对标准的支撑作用,把技术标准工作真正融入到科技计划、质监工作和相关科技工作中。要有效地利用好包括我市科技发展计划、科技重大专项以及国家各类科技计划资源,加强技术集成和资源集成,把现有科技计划
        资源作为技术标准工作良好的基础平台。根据国家发布的重点领域技术标准研究指南,指导相关科技计划及专项的技术标准研制工作。要通过科技开发、技术创新以及实施标准化等手段促进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我市的综合竞争力。(三)推进“人才、专利、技术标准”三大战略的联动实施。要切实加强三大战略之间的联动,实施技术标准战略要加强与专利战略的有机结合,可以成为技术标准的专利要及时进行技术标准的转化。要把培养技术标准专业人才、国际化人才纳入到人才战略中进行规划,建立技术标准人才培训、评价考核与激励机制,培养更多的技术标准高层次人才。各行业协会、标准化协会要把培养技术标准人才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要抓紧培养一批熟悉国际标准规则、业务强、外语好的复合型人才,建立一支具有开拓精神、熟悉市场经济规则、
        懂业务、会管理的技术标准研制和管理队伍。(四)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强化政策导向。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引导、扶持和政策倾斜力度,促进技术标准战略的实施。对积极采用先进标准的企业在税收和政府采购方面进行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可参照专利的相关规定享受专利发明成果的待遇;建立市级技术标准奖励制度,对在技术标准的研制、推广应用中做出突出成就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各区市要对技术标准工作给予相应的配套资金支持。(五)设立技术标准政府专项资金。重点资助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研制、升级以及通过市科技发展计划形成的问题通知如下:
        如果您对该文件有疑问,可以通过 网上咨询 方式咨询相关单位 。